【秦幫忙】
一面錦旗映照初心:
街道社區書寫為民服務“暖心答卷”
一面錦旗,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感恩;一次救助,彰顯著為民服務的溫度。近日,海港區西港路街道辦事處行政綜合服務中心收到先富里小區居民楊井東送來的錦旗,錦旗上“為民服務踐初心”幾個大字的背后,是一個關于父愛堅守與社會救助托底的暖心故事。
2009年,楊井東與妻子離婚后,獨自撫養女兒楊文姬。楊文姬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和低氧血癥等疾病,常年服用多種藥物,每日離不開吸氧設備。29歲的她因身體原因無法工作,生活全部依賴父親。早年,楊井東單位尚可的效益勉強支撐醫療開支,但隨著企業的改制與年齡增長,如今他每月僅靠3047元工資維持生計,藥費、氧氣費、生活開銷……每一筆支出都讓這個家庭喘不過氣來。
無奈之下,楊井東敲開了金舍德圓社區服務站的門。工作人員聽聞了當事人的訴求,了解完基本情況后,立即向西港路街道匯報。街道迅速行動,由行政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董高飛牽頭,第一時間入戶核查。他們發現,這個家庭的困境遠超想象,楊文姬的醫療支出幾乎超過家庭收入,桌子上堆滿藥盒,制氧機正在嗡嗡作響。
“必須特事特辦!”街道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采取“整戶納入低保邊緣家庭+女兒單人?!彪p重保障破解難題。系統審核、材料補充、公示流程……將低保邊緣家庭認定、低保以及重病的分類施保能享受的救助一次性辦結了。
當首筆低保金到賬時,楊井東的手微微發抖:“這下孩子總算有救了?!?/p>
這場救助行動,不僅是政策的精準落地,更是基層治理人性化的縮影?!皢稳吮!闭邲]有拘泥傳統的“整戶核算”模式,讓重癥患者單獨享受低保,既守住了政策底線,又體現人文關懷;低保身份激活了醫療救助“二次報銷”機制,楊文姬門診慢病和住院二次報銷分別提高到了70%和80%,醫療負擔大幅降低。
楊井東家的故事,是國家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的一個縮影。截至2025年3月,西港路街道低?!皢稳吮!币丫戎?5位特困群體,這個數字背后,是無數個“楊文姬”命運的改變。
楊井東為西港路街道辦事處行政綜合服務中心董高飛送來一面錦旗,表達心中的謝意和感激。(圖片由通訊員殷玲提供)
“我們不僅要救急,更要織密防返貧網?!倍唢w在回訪日記中寫道。如今,社區已為楊家建立動態監測檔案,未來還將通過結對幫扶等形式持續跟進。而對楊井東來說,那面錦旗,不僅是對政府的感謝,更是對生活重燃希望的見證。
來源:秦皇島晚報
責任編輯:果依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