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醫保方面傳出了新的消息,和城鄉居民有很大的關系,部分人員需要補繳1100元,但是部分人員只需要補繳400元,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看。
在我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險是每年繳納一次的,各省都明確了一個醫保的集中繳費期,一般是每年的年末到次年的年初。繳費的金額分為個人繳費部分和國家補貼部分,2025年個人的繳費金額是400元,比去年高出了20元;國家補貼部分是700元,比去年高出了30元。
山西省2025年度的居民醫保集中繳費期是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底,在集中繳費期內繳納費用的人員,按照400元的標準繳費,這個標準比去年又高出了20元。而對于超過集中繳費期的人員,他們的繳費標準就又不一樣了。
近期,山西省發布了《關于錯過2025年集中繳費期后補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錯過2025年集中繳費期而又想要補繳的人員,需要按照個人繳費標準及財政補助標準之和1100元補繳。同時,從繳費之日起設置3個月等待期,等待期結束后方可享受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待遇。
假如:李先生是山西省的城鄉居民,因個人原因未在集中繳費期內繳納202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費。直到2025年3月21日,他才完成2025年度的城鄉居民醫保繳費,那么他要等到2025年6月21日以后,他才能享受居民醫保待遇。而如果在待遇等待期內住院產生了醫療費用,是沒有辦法報銷的。
不過,還有幾類群體是不受集中繳費期限制的。對于新出生的嬰兒,山西省規定只要在出生后90天內繳納個人繳費部分,就可以享受財政補助政策。還有動態調整前未參加居民醫保的新增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困難群體,錯過集中繳費期進行補繳的,財政補助部分由縣級財政全額承擔。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說大多數地方的繳費標準是1100元,但是一些地方也會有比較特殊的規定。比如北京市的城鄉老年人、學生兒童、勞動年齡內居民,他們的2025年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430元、405元、750元;三類人群的財政補助標準分別為每人每年4350元、1725元、2335元。如果不在集中繳費期內參保,那么后續補繳的費用是非常高昂的。
綜上所述,2025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金額是400元,但是目前集中繳費期已經結束,對于想要補繳費用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居民,他們需要連財政補助的那一部分一起繳納,金額是700元,那么合起來就高達1100元。而對于北京市的城鄉居民,因為財政補助金額更高,如果補繳自身承擔的費用最高將達到4780元。同時補繳的人員會有3個月的等待期,期間不能享受到醫保待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