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
大廠正在向剛畢業的大學生,
伸出圓夢橄欖枝。
如今AI時代的到來,又讓大廠招聘的風向悄然發生了改變。
想進大廠的大學生們,有福氣了。
華為、騰訊兩家互聯網大廠幾乎前后腳對外公布今年的招人計劃。
騰訊宣布啟動史上最大就業計劃,三年內將新增28000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其中僅2025年,就將迎來10000名校招實習生。
華為2025年擬招聘應屆生10000余人。通過創新人才培育機制和開放生態合作體系,持續為人力資源市場注入穩定動能。
這次招人,更聚焦前瞻性和儲備性。
換言之,更聚焦“新”領域。
比如,騰訊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力度,技術類崗位“擴招”力度空前,占比超過60%。
華為則直接將這次招聘命名為“勇闖新世界”:開放了AI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算法工程師等60余類崗位。
直接聚焦當下最熱門的AI大模型、高性能計算、生態發展等關鍵領域。
事實上,大廠近年來的招聘量一直都很迅猛。
此前,脈脈高聘發布《2024年度人才遷徙報告》:字節跳動、美團、小紅書位列2024年新經濟人才招聘量前三。
而字節跳動作為榜首,其新的招人策略,也更加牽動大學畢業生的心弦。
有消息稱,近期,字節跳動HR團隊召開了內部政策會,要求招聘“突破經驗依賴”,不止招經驗豐富的人,也要多招畢業不久的優秀的人。
按照市場上對“畢業不久”的普遍定義,就是畢業3年以內的青年人才,字節跳動計劃今年對這波人的招聘量擴大一倍。
據悉,內部將此次項目代號定為“節節高”,同時鼓勵員工內推工作年限在3年內的候選人。內推成功的話,會在平常的社招內推獎金基礎上,再多給2000元專項內推激勵。
內部政策強調,這波導向只是為畢業3年內的人才擴招,不是為了淘汰掉在職資深員工,也不意味著工作超過3年的人才會在社招中被“卡年齡”,工作3年以上的社招崗位仍至少占全年招聘計劃的70%。
事實上,關于字節跳動要廣招人才且不設經驗門檻的信號,去年開始就頻繁釋放。
比如,去年8月,字節跳動正式啟動2025屆校園招聘,面向2025屆應屆畢業生招聘崗位4000個以上,覆蓋研發、運營、產品、銷售等8種職業類別。
其中,研發類需求較上一年新增60%。
如何看待字節提出的節節高計劃?打法改變的原因是什么?
此前,互聯網大廠往往傾向于招聘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的候選人?
此刻,候選人職業年限放寬會成為大廠“標配”嗎?
對此,時代財經記者馮戀閣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大廠正在向剛畢業的大學生,伸出橄欖枝。
以字節跳動的節節高計劃為例,其目的就是為其公司后續拓展儲備人才。
字節盡管年輕,但大廠病已經較重,需要通過補充新鮮血液來激活既有員工的創造活性,避免暮氣。
此次中工作年限三年,是個耐人尋味的概念。
或許意味著不希望把其他大廠的陋習帶入進來,用有一定工作經驗、有發展潛力卻實際還是一張白紙的青年才俊,來創造更多腦洞。
同時也適應字節的企業文化而不是對企業文化形成侵蝕。
此外,字節在招聘范圍上似乎也有所劃定,主要涵蓋技術,運營,產品,設計,質量保障,數據科學,企業解決方案,風控等多個領域。
這其實就是其后續要進擊的領域,主要圍繞2個方面。
其一是做好管理。
快速成長必然管理脫節,需要更多的管理人才來讓其從“暴發戶”式的創收大廠,變成管理規范的百年大廠。
其二是做好拓展。
在數據科學、風控等字節重視且更需要拓展深度的范疇,招攬優質戰力。
不得不說,此前大廠選人,3年以上工作年限,其實意味著大廠自身也在野蠻生長,需要招攬來的人,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快速建功。
但現在,互聯網大廠都在告別內卷,需要沉淀自己既有的地盤,用工作經驗3年內的優質苗子,可以帶來更多可能,跳出熟練工的惰性思維。
這也是越來越講求創意、創造和創新的互聯網大廠,謀求穩定且漸進式拓展的一種戰略選擇和未來標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