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之前所言,即便是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不同的人對于地標往往也會有不同的看法。當然在考量地標時,只應會有所謂的眾望所歸——一些標志性建筑物會當之無愧地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可。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花壇廣場,就被許多人當作一個偌大廠區的地標。許多雜志、畫冊但凡介紹宣傳吉林造紙廠,都會展示這個花壇廣場作為工廠的標志。
根據《吉林市園林志》記載,吉林造紙廠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格外重視廠區綠化。在1966年的航拍照片中,位于吉林造紙廠門前廣場上的花壇就已經出現。但是當時還談不上花壇,只是造型比較簡單的花圃,至少俯瞰時,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造型存在。改革開放后,造紙廠提出高標準園林化邁進規劃,曾投入大量經費栽植樹木、培育盆花,還建起多座花壇、假山、涼亭、噴泉。
1984年時,廠門前的花圃也被改造成了三層花壇。花壇一層和二層修有白色圍欄,圍欄之間栽植了姹紫嫣紅的鮮花,鋪設了蒼翠茵茵的草坪,安裝了造型優美的照明燈。花壇第三層為帶有噴泉的水池,水池中間建起一個翹首藍天的金色梅花鹿廠標塑像,與長辦公樓前的蔡倫塑像遙相呼應,成為工廠精神風貌的象征。
在之后,這座花壇廣場中的廠標被拆除(好像替換為一塊刻有“和諧”的石頭)。隨著十多年前造紙廠的搬遷改造,廣場南側并不寬闊的小路已被開辟為一條筆直的大路,并穿越廣場成了吉林大街向北延伸的一部分(原本吉林大街在加油站向東至中興街)。舊時的廠區則變化為林立的高樓,成了喧囂熱鬧的商業街區。如今,街心廣場形式雖被保留,但當年那座記載了吉林造紙廠無限風光和跌宕變遷的花壇廣場,也已和工廠一起消散在時光長河,成為只能緬懷的城市記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