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北郊的一間書房里,62歲的收藏家薛勇輕輕拂去相框上的浮塵,玻璃下泛黃的全家福照片里,晚清婦人的三寸金蓮與民國青年的中山裝在光影中交織。20余載春秋,這位被稱為“民間影像檔案守護者”的攝影師,用近5000張全家福老照片,編織出一部跨越三個世紀的中國家庭史詩。這些影像不僅是時光的標本,更是解碼中華文明基因的密鑰。
>>穿越百年的光影長河
薛勇以古燈收藏聞名于世,而他的老照片收藏始于偶然。2003年在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上,一張拍攝于1923年的全家福讓他駐足——畫面中四代人在雕花屋檐下肅立,老太爺的瓜皮帽與孫輩的西式背帶褲形成強烈對比。“這不是普通的家庭合影,而是那個時代的切片。”從那一刻起,他踏上了追尋民間記憶的征程。
清末富裕人家全家福
如今,薛勇的照片收藏最早的影像可追溯至清代末年,最晚的定格在改革開放初期。在5000余張照片中,既有山西晉商大院里身著馬褂的全家福,也有上海弄堂里穿著布拉吉的摩登家庭;既有新加坡華人社區的春節團聚照,也有美國唐人街的跨國家庭合影。這些照片如同散落的珍珠,被薛勇用20年光陰串成文明長鏈,成為承載著個體與時代的雙重記憶。薛勇認為:“全家福是家庭的‘時光標本’,也是國家歷史的微觀切片。”例如,他收藏的一張拍攝于1976年9月9日的家庭合照,全家身著素服、臂戴黑紗,既體現了特殊歷史時期的集體情感,也反映了普通家庭對國家大事的關注。
民國時期祝壽時拍的全家福
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1950年一家人在濟南拍的全家福。在山西平遙的古玩攤上,薛勇以高價購得這張背面題詩《團聚》的照片。詩中揭開了一個普通家庭在抗戰烽火中的生死離別、解放后的歡聚一堂和團聚后依依不舍的離別場景,真情實感,讓人動容。濟南電視臺為此制作四期專題節目,尋訪這家人的過往和歷程。
說起收藏合影照片的價格,薛勇透露:“目前最高的一張花費了6000元,是2012年收藏的一張清代合影照。”他說,收藏便宜的也就十幾塊錢,主要是看年代(稀缺性),內容(畫面有故事性)和品相(保存狀況)。
>>解碼文明的影像密碼
在薛勇眼中,每張照片都是打開歷史的鑰匙。1908年大戶人家的全家福里,女性的纏足與男性的長辮印證著封建禮教的桎梏;1949年解放后的首張全家福中,父親別在中山裝口袋的鋼筆,預示著新時代的崛起;1983年的家庭合影里,日立牌電視機與鳳凰牌自行車,成為改革開放最生動的注腳。
1959年合家歡,合家歡是全家福另外一種叫法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從海外郵寄到國內的全家福
上世紀50年代彝族人家拍的全家福
這些影像更承載著文化基因的傳承。1935年的祝壽照中,九旬老人端坐在太師椅上,子孫按長幼次序,與1985年春節的全家福形成奇妙呼應——盡管照片從黑白變成彩色,拍攝的方式也變得十分方便,但全家福的基本構圖始終未變。正如中國十大人像攝影師、西安照相館總經理王志明所言:“在這些黑白影像中,我們看到了中華文明的DNA鏈。”
文字注釋更賦予照片鮮活的生命力。“兩兒喜升學,次男新疆還,闔家歡聚慶,感謝共產黨”;家庭和樂:須從勤儉創幸福,唯有勞動為光榮”,這些細節填補了地方志中“家庭史”的空白,為研究普通人的生活史提供了珍貴樣本。
>>守護記憶的光影行者
薛勇對老照片的呵護堪稱虔誠。他將照片按年代分裝在無酸紙盒中,重要藏品采用博物館級封裝技術。在疫情期間,他對收藏的幾千張老照片逐一進行了鑒別、分類和數字化處理。有的還用上了AI技術,老太爺的翡翠扳指、母親的銀質發簪、孩童手中的撥浪鼓,每處細節都在技術加持下重獲新生。
1960年代中后期的全家福
讓更多的人觸摸歷史溫度,是薛勇不變的追求。2021年“百年影像:全家福收藏展”曾在西安舉辦,數萬人在照片前駐足。2024年在陜西省婦聯、西北大學聯合舉辦的陜西家風文化館開館儀式上,他用60組照片串聯起家國同構的文化脈絡。參觀者在觀展后動容地說:“這些照片讓我們看到每個家庭都是時代的參與者。”
作為攝影師,薛勇將鏡頭對準當下。他經常參加“全家福公益拍攝”,已為藍田縣1000多個農村家庭留下影像記憶。在擔任鄉村振興顧問的何家營村,他邀請陜西省女攝影家協會為村民拍攝全家福,并免費送給鄉親們。“影像不僅要記錄過去,更要溫暖現在。”薛勇如是說。
1977年春節拍的全家福
>>文明傳承的民間史詩
薛勇的收藏不僅獲得公眾關注,也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西安市文史館館員朱文杰指出:“這些照片填補了地方志中‘家庭史’的空白,為研究中國社會轉型提供了鮮活案例。”旅居加拿大的文化學者龐進評價:“薛勇的工作是在搶救即將消逝的民間記憶,其價值不亞于文物保護。”國家民委原常務副主任陳虹題詞“百年影像,世紀風華”,盛贊其搶救民間記憶的功績。
2024年出版的《百年影像·全家福》更是引發文化現象。這部58.5萬字的專著,收錄500余張照片及78位文化名人的家史文章。著名文化學者商子雍評價說:“在中國的文化中,家庭一直是最重要的社會單位之一,追求團圓團聚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百年影像·全家福》是一部具有特殊題材和獨特內容的書籍,它不僅是一部具有歷史感和文化價值的圖文并茂的作品,更是一部傳遞家庭價值的重要讀物。這本書展示了中國家庭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也喚起了人們對家庭價值的重視和關注,值得閱讀和珍藏。”該書被西安中國版本館列為研究家庭文化的重要文獻。
坐在書房里,薛勇深情地凝視著這些老照片。他的目標是“讓更多家庭的故事被聽見,讓‘家’的精神代代相傳”。他說:“我的使命,就是讓這些真正的歷史,永遠生長在普通人的記憶里。”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陳團結 B4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