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4月23日電(記者 潘一僑 于涵)近日,北京市朝陽區潘家園街道的“口袋博物館”正式與大眾見面,它涵蓋多個古玩城及眼鏡城,別具一格。
根據規劃,潘家園將被打造成一座“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在這里,市民和游客將置身于一個沉浸式的文化空間,盡情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這座“博物館”與眾不同,它不僅開放時間長,能陪伴大家到深夜,更特別的是,它打破了傳統博物館的“禁錮”,讓市民游客可以親手觸摸到文玩,近距離、全方位地感受文物的溫度與質感,與歷史來一場親密的“對話”。
來自哥倫比亞的高飛先生,雖經常因工作來北京出差,但這次是他第一次踏入潘家園。在這里,他第一次學會了自己名字“高飛”的繁體字寫法。起初,他以為老師寫錯了,還差點去糾正,后來才發現原來這是中國獨特的文字魅力。
談及中國文化,高飛先生表示,他最喜歡的是中國古建筑上的雕刻裝飾。在他看來,中國人在追求事物實用性的同時,更注重美感,這種精益求精的中國文化基因深深打動了他。
雖然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潘家園,但這里的一切都讓他感覺非常熟悉,仿佛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親切感。古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讓他流連忘返。他激動地說,回去后一定要推薦自己的朋友們都來看看,淘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帶回去,感受這份獨特的文化韻味。
(剪輯:潘一僑 盧子恒 實習生 編輯:劉世東)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