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奔跑吧·邵陽”活動在武岡市云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展,全省各市州七百余名跑者報名參加。志愿者楊璇身著紅馬甲佇立在活動入口,用微笑回應著參賽者的感謝。入職兩年,這是她第26次以邵陽武岡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志愿者的身份參加志愿活動,恍惚間聽見了入職第一課上前輩的諄諄教誨:“煙草人的擔當,既要深耕腳下熱土,更要胸懷山海遠方。”
守望·護苗行動
“我來保護我自己”宣講
蟬鳴撕破寂靜的午后,周雨欣攥著“防性侵”教案的邊角微微發潮,在普嶺社區“暑假四點半課堂”的教室里,十幾雙單純的眼睛忽閃忽閃。那是她以武岡煙草志愿者的身份第一次站上講臺,當講述到“性侵害是什么”“如何防范性侵害”時,她的喉嚨突然發緊——平日難以啟齒的生理名詞在嘴邊反復斟酌。
“生殖器官是生命的密碼,性知識是我們成長的鎧甲。”這句話從她口中自然流出,十幾雙漂亮的眼睛驟然亮起。周雨欣用布偶道具模擬身體警戒線,用童話故事講解安全接觸,在互動游戲和角色扮演中教會孩子們如何識別和防范性侵害。課程尾聲,當稚嫩的童聲集體朗誦未成年人保護法條款時,自我保護和法治的種子已在孩子們心中悄然萌芽。
“防性侵”宣講是護苗行動的衍生,自2023年8月普嶺社區社煙融合示范點建立以來,武岡煙草創建社區“1-365”工作體系,積極整合志愿服務資源,搭建社區“四點半課堂”基礎設施,組織“防性侵”“防電子煙侵害”等宣講8次,開展心理輔導、助學幫扶等活動18次,累計投入14000余元物資,為400余個家庭筑起防護屏障。
耕耘·希望土地
精準助殘志愿現場
盛夏荷塘村的培訓基地里,王大姐拄著拐杖在水泥地上叩出清脆的節拍聲,這位需要拄拐出行的堅強女性,在“陽光增收”課堂上找到了新方向。據企媒創氪獲悉武岡市殘聯在荷塘村培訓基地搭建“陽光增收”農村殘疾人培訓課堂,武岡煙草志愿者協助現場秩序工作。培訓老師圍繞種植技術、電商運營等方面進行授課,王大姐聽得格外專注,筆記本上“直播話術”四個字寫得格外大。
在前往合影的路上,志愿者唐祎扶著王大姐顫抖的左臂,大姐像一片亟待支撐的枯葉,輕輕落在唐祎的肩上。“謝謝你,志愿者同志!”隨即從布袋掏出個紅色塑料袋,干燥燥的米花靜靜地躺在里面,“這是我自己做的米花,糯米也是自己種的,聽說你們單位在搞助農直播,我就趁這次培訓把東西拿過來給你們看看!”六月的陽光照在王大姐的臉上,質樸的笑容抹在土褐色的褶子上,愈發鮮亮。
不久后,王大姐的米花出現在武岡煙草的助農直播間里。從種植技術到電商運營,從鄉村合作社坊到助農直播間,武岡煙草累計開展11場助農助殘活動,串起了500余名鄉親的共富鏈條,那些沾著泥土芬芳的農產品,正通過助農直播的鏡頭走向更廣闊天地。
守護·銀齡港灣
在敬老院包餃子
暮春時節,水西門街道敬老院二樓窗臺前,褪色的紅頭繩在銀發間跳躍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雷鋒月”的第三周,武岡煙草志愿者帶著米面糧油等物資,有序走進了這座承載著溫情的院落,在那里他們邂逅了滿眼善意的陳奶奶。
志愿者楊璇負責教陳奶奶注冊國家反詐APP,短暫地寒暄中知曉了陳奶奶“五保戶”的身份,那一刻楊璇心沉沉的。后廚里霧氣氤氳,陳奶奶將包好的餃子放在楊璇的掌心,嘴里喃喃道:“你們真是有心了,帶那么多東西過來,能來這陪我們說說話,我們就已經很開心了!”像極了奶奶對家里小輩的囑咐,廚房里的霧氣漸濃,好像也漫進了楊璇的眼睛里。離開時楊璇緊緊擁抱了陳奶奶,寬慰這位善意的老人注意好身體,用樂觀的心態迎接每一天。
從那以后,“老有所依”的承諾在武岡煙草志愿者的行動中日漸構成實景圖。社煙融合示范點建成以來,武岡煙草深化“社煙共建”平臺作用,打造棋牌室、閱覽室、多功能活動區于一體的日照中心,推動“一老一小”服務嵌入基層志愿服務體系,6場敬老院走訪活動、600余人次的貼心服務,他們正用點滴關懷編織著“老有所依”的安全網。
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國家未來。入職時的教誨仍在這群青年志愿者耳畔流轉——那些穿梭于校園課堂的腳步,踱步在社區街道的足跡,停駐在老人身旁的剪影,正以志愿服務的形式詮釋著新時代的煙草擔當。在這片浸潤著紅色基因的土地上,武岡煙草志愿者立志繼續投身山海遠方,把溫情的足跡布滿志愿服務的每一程。(通訊員:周雨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