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關西世博會正熱鬧地迎接八方來客,卻因一段“警衛(wèi)下跪”的視頻意外陷入輿論漩渦。畫面中,一名男子情緒激動地對著警衛(wèi)怒吼,接著那名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跪地致歉,雙手伏地、額頭貼地。這樣一幕,不僅讓網(wǎng)友炸鍋,也讓不少中國觀眾看得滿臉疑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發(fā)生在4月17日下午的西門入口,一個肩上背著大號粉紅手提袋、雙臂交叉、態(tài)度高壓的男性,面前是一個雙膝跪地、正坐姿勢、雙手放在地上、深深低頭的警衛(wèi)員。
據(jù)媒體后來報道,該名男性向警衛(wèi)員詢問從停車場的位置,但警衛(wèi)員引導他前往數(shù)字導覽屏(電子看板)的位置。對此應對方式男性質問道“為什么你不知道?”對現(xiàn)場警衛(wèi)大發(fā)雷霆,言語間甚至傳出“土下座しろ”(你給我跪下)這樣的咆哮。警衛(wèi)在反復解釋后,仍舊無法平息對方怒火,最終選擇用“下跪”來結束沖突。
主辦方——日本國際博覽會協(xié)會在4月22日回應稱:“該男子因不清楚停車場位置而求助,警衛(wèi)引導其查看數(shù)字導覽屏的做法,我們認為是妥當?shù)摹V劣谙鹿蛞皇拢m然沒有相關規(guī)定,但據(jù)說是警衛(wèi)臨時作出的決定。我們對其行為是否妥當,不予置評。”
日本法律中,“強迫他人下跪”可能構成“強要罪”,可判處三年以下監(jiān)禁或五十萬日元以下罰款。早年“しまむら”服飾店就曾爆出類似事件,涉事顧客最終被罰三十萬日元。該名下跪的保安表示,并無向警方提出被害申告的打算。
那為什么這次沒有追責?很可能是主辦方不想讓事件持續(xù)發(fā)酵,避免世博的負面形象成為焦點。畢竟這是一場代表國家形象的國際盛事,誰都不愿讓“服務業(yè)過度犧牲尊嚴”的日本印象蓋過科技與文化展示的初衷。
不過讓讓人難堪的遠不止這一起,一位在海外展館打工的日本年輕人A桑說讓他感到羞愧的遠不止“保安下跪”,而是許多本國人在世博會上的“理所當然”的行為。
A桑在世博會某海外館擔任餐飲兼職,負責清潔到點餐。他說:“原本以為是外國游客會搞不清楚規(guī)矩,沒想到日本人才最讓我失望。”
“吃完飯后,需要把飲料殘渣、食物殘渣、垃圾、罐子、塑料瓶等進行分類丟棄。很多日本人卻隨意把塑料瓶丟進罐子區(qū),或者把剩菜塞進飲料殘渣的垃圾桶,結果造成堵塞。”
明明白寫著日文,卻偏偏是日本人最不守規(guī)矩。反而那些不會日語的外國人雖然投放時會遲疑,卻都能按分類投放。
“而且,當他們把垃圾遞交給垃圾桶前的工作人員時,大多數(shù)外國人哪怕只會簡單的‘ありがとう(謝謝)’,也都會帶著笑容表達感謝。而日本人呢?要么一言不發(fā)地扔過去,要么直接把整盤餐具和垃圾扔在垃圾桶上,瞥一眼就走人。”
“可能因為這次是主場,日本人有種‘這里是我的地盤’的心態(tài),很多人就覺得一切服務都是理所當然的。不給笑容、不說謝謝、不講規(guī)矩,已經(jīng)成了某種‘習慣’。” (小編:這很大阪)
更諷刺的是在A桑眼中,真正把“待客之道”貫徹到底的,不是日本人,而是那些來自海外的工作人員。
“我有次夸一個外籍員工服務很周到,他回我一句:‘因為我在日本,我想盡可能表現(xiàn)出’おもてなし’(款待之心)。’”
A桑說完這句時,語氣里甚至還有些慚愧,更令A桑無語的是——有些本國工作人員也開始“擺爛”。
“反觀一些日本員工,尤其是臨時招來的,不但顯得沒精打采,還常常因為語言不通而回避眼神交流、一句話也不說,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這種狀態(tài),反映出一種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
而他接觸到的許多外國工作人員,反而更溫暖、有禮,有時候甚至比日本人更“日本”。
“不是所有人都這樣,但日本人那種傲慢、冷漠的態(tài)度實在令人羞愧。像讓警衛(wèi)下跪的事件,只需一個視頻,就能迅速在全球社交平臺上傳開。你不禁要問,外國人看到這一幕,會怎么想?”
“世博不是一場本地展覽,而是一個向世界展示日本形象的窗口。越是這種場合,越應該珍惜機會,把‘待客之心’真正展現(xiàn)出來,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
在一片質疑聲中,世博會的運營依然如常,幕后的工作人員也仍在默默努力,只為讓這場盛會順利進行。
其實小編比較欣賞的是,能讓這段視頻迅速在國內社交平臺引發(fā)討論、甚至登上主流媒體頭條,這也恰恰是日本值得被肯定的地方——起碼這里還有“自我審視”的空間。
日本網(wǎng)友們是這樣的評論:
“確實是這樣。現(xiàn)在很多日本人總愛抱怨外國人沒禮貌,但我覺得最近反而是日本人的禮貌越來越差,實在令人羞愧。如果有時間拍下別人下跪的畫面,不如趕緊去幫幫那個被迫下跪的保安。哪怕只是上前關心一句,“發(fā)生什么事了?”試著調解一下,也好過什么都不做。我真的希望大家在掏出手機拍攝之前,先想想能不能幫上什么忙。我覺得現(xiàn)在的日本人變得越來越冷漠了。”
“ 從東京奧運會開始,像‘ 日本真棒’這樣的吹捧性報道越來越多,NHK的《酷日本》那種一味歌頌日本的節(jié)目也頻頻出現(xiàn),讓人覺得非常偏頗。
以東京為代表的一些地區(qū),車站里的垃圾桶被撤掉,官方理由說是反恐,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人們把外面的垃圾帶來這里亂扔,搞得垃圾桶根本裝不下。我覺得媒體也應該多一些揭露日本人丑態(tài)的報道,這樣才能保持輿論的平衡。”
你看,他們的媒體沒有遮掩負面新聞,網(wǎng)民們也敢于自我批評,許多人從感到“丟臉”出發(fā)開始認真反思“我們怎么了”。也許正是這種善于自省的態(tài)度,讓日本還能保留文明社會的底線,大家說是不是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