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 達 本報記者 周 揚
據法新社23日報道,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塞22日表示,由于美國削減資金支持導致出現數億美元的預算缺口,該組織將啟動大規模組織架構調整與裁員計劃。譚德塞稱:“收入突然減少導致我們出現巨大薪資差距,我們別無選擇,只能縮減工作內容和人員規模。”
今年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當天宣布美國退出世衛組織。報道稱,作為世衛組織最大資助國,美國在2022年至2023年通過特定項目、而非固定會費向其捐贈了13億美元。但華盛頓不僅未繳納2024年應繳會費,2025年繳費計劃亦告凍結。譚德塞說:“美國拒繳2024年和2025年的分攤會費,再加上其他一些國家減少官方援助,這意味著我們在2026年至2027年的兩年期間將面臨5.6億美元至6.5億美元的預算缺口。”他表示,這一數字相當于世衛組織當前運營成本的25%。
譚德塞稱,改革計劃將從日內瓦總部開始:高級管理層將從12人精簡至7人,職能部門由76個縮減至34個。區域辦事處將進行“差異化調整”,部分發達國家駐地機構可能關閉。全球8000余名員工中將有“相當數量”人員離職。據了解,世衛組織日內瓦總部目前有2600名員工。觀察人士表示,考慮到世衛組織總部的成本最高、赤字最大,裁員幅度可能超過40%。
“這些痛苦決定源于收入的斷崖式下跌。”譚德塞強調,盡管2022年成員國同意大幅提高會費,但美國退出造成的資金真空仍迫使世衛組織收縮業務范圍。譚德塞表示,美國政府決定實際上解散對外援助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署,并凍結幾乎所有援助,包括對全球衛生項目的援助,這對發展中國家已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不過,他也表示,世衛組織現在需要集中精力幫助各國“擺脫對援助的依賴,走向自力更生”。
盡管資金嚴重短缺,譚德塞仍試圖以樂觀態度看待這場危機。他認為,2030年至2031年,即使沒有美國的參與,各成員國向世衛組織繳納的會費也將翻一番,即從2024年至2025年的8.95億美元上漲至2030年至2031年的17億美元。但達到該目標的前提是,在今年5月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除美國外的其他成員國須履行承諾,按照2023年世界衛生大會達成的決定,逐步提高分攤會費水平。
報道援引的一份調查顯示,世衛組織成員國拖欠的2024年分攤會費總計超過2.15億美元,其中美國拖欠5800萬美元,約占1/4。除此之外,世衛組織仍然嚴重依賴自愿捐款,2024年捐款總額約為25億美元,其中包括來自美國的4.46億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