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舉行的楊浦區“人民好聲音 城市軟實力”人民建議征集對話會透露,人民建議征集工作自2020年啟動以來,楊浦區累計已征集人民建議16576條,其中1989條轉化落地成為立法建議、公共服務政策、民生實事項目,其中,不乏有打造騎手友好社區、規范發展新江灣城風靡一時的水上運動等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金點子”。在這場對話會上,又有各界市民圍繞復興島建設發展和社區更新等話題,暢所欲言,讓“人民好聲音”成為鍛造城市硬核軟實力的“最強音”。
人民建議征集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方式。讓更多人民群眾從“愿意提建議”到“提出好建議”,助推更多“好建議”孵化轉化為部門的“好舉措”,是人民建議征集工作開展的初衷。5年來,楊浦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深化人民建議征集工作為重要抓手,持續開展廣泛征集人民群眾“金點子”、助力轉化城區治理“金鑰匙”、不斷結出惠民利民“金果子”的“三金工程”,推動表達渠道不斷拓寬、征集機制不斷完善、群眾建言更加踴躍。
市民群眾的建議在不同時代有著鮮明的不同特點。大橋街道居民代表吳世昌在楊浦生活工作了58年,曾擔任楊浦區第12屆和第14屆人大代表。他回憶說,當時很多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都是關于工業生產帶來的空氣污染和楊樹浦路改造的,如今,楊浦濱江已經從“工業銹帶”變身“生活秀帶”,水清天藍樹綠,承載著幾代人老楊浦記憶的楊樹浦路也徹底改變了坑坑洼洼的面貌,成為秀帶上的一條“金腰帶”?!皸钇肿兞耍蠹谊P心的話題也變了”,在昨天的對話會上,吳世昌提出的建議就是關于小區更新改造的:“居民區里的很多小樹苗如今已長成了五六層樓高的參天大樹,環境雖然漂亮了,卻遮擋了低樓層的陽光,建議科學修剪,讓低樓層居民既‘開窗見綠’,也能‘開窗見陽光’?!?/p>
人民建議的根本目的是惠民生,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吳世昌對于市民需求和人大代表關注問題的觀察很有代表性,在昨天的對話會上,大家討論最熱烈的,就是當下楊浦乃至全市關注的“頂流島”——復興島的建設開發。
從過去的“留白島”,到如今提出“數字島、設計島、人民島”三大功能定位,復興島令人矚目的當然首先是“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但又不僅止于“量子城市”?!巴ㄟ^人民建議征集等工作的推動,復興島如今有了菜店‘復興小集’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但還缺少飯店,希望引進社區食堂,滿足占‘島民’比例超過半數的老人一日三餐和游客就餐需求”“復興島公園曾以紅楓聞名,建議做足特色為復興島引流”“‘量子城市’是新名詞,建議增加一些老百姓能看得懂的展陳,提高市民的感知度”“如今上島逛公園的游客變多,機動車停車出現難題,共享單車的管理秩序也要加強,節假日開通小型短駁巴士”……在復興島長期生活工作的市民代表以及楊浦區人大代表、金牌征集員等,七嘴八舌,為復興島的明天出謀劃策。
對于大家的建議,楊浦區規資局相關負責人回應說,面積1.3平方公里、擁有7公里水岸的復興島藍綠空間條件十分優越,未來將利用島上存量空間,考慮導入產業的相關功能需求,優化路網結構,讓上島方式更加多樣化,并引入文化、餐飲、健身等配套設施。還將導入賽事、演藝等品牌資源,未來三年內在島北部打造一個承載較大規模文體活動的空間。今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主展場就將設在島上,期待復興島將帶給大家一個驚喜。
原標題:《“人民好聲音”也是軟實力,楊浦5年征集人民建議逾10%落地》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