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食亞目—金龜下目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后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jié)肢動物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有翅亞綱
新翅下綱
鞘翅目
多食亞目
金龜下目
金龜下目(學名:Scarabaeiformia)是鞘翅目多食亞目之下的一個下目。
1.下屬總科
金龜總科(Scarabaeoidea)
2.金龜總科
金龜總科(學名:Scarabaeoidea)是多食亞目昆蟲之下的一個總科,由獨自一個總科構成金龜子下目(Scarabaeiformia)。本總科與隱翅蟲下目之下三個總科的關系密切。在這個總科之下有約35,000個物種,而且每年都有約200個新物種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時本總科之下的各科亦在重組中,所以以下分類列表仍有可能變動。
(1)下屬科
鍬形蟲科〈鍬甲科〉(Lucanidae)
爬行金龜科(Diphyllostomatidae)
皮金龜科(Trogidae)
球金龜科(Ceratocanthidae)
黑艷蟲科〈黑蜣科〉(Passalidae)
糞金龜科(Geotrupidae)
紅金龜科(Ochodaeidae)
駝金龜科(Hybosoridae)
金龜子科〈金龜科〉(Scarabaeidae)
臂金龜科(Euchiridae)
擬鍬甲科(Sinodendridae)
蜉金龜科(Aphodiidae)
絨毛金龜科(Glaphyridae)
犀金龜科〈兜蟲科〉(Dynastidae)
麗金龜科(Rutelidae)
鰓金龜科(Melolonthidae)
花金龜科(Cetoniidae)
斑金龜科(Trichiidae)
胖金龜科(Valgidae)
(2)皮金龜科
皮金龜科(學名:Trogidae),全球已知3屬320 種。
①形態(tài)特征
小至中型,體表具深密刻紋。觸角葉狀節(jié)能活動,扁平,且能合成實心的錘。中胸后側片不達基節(jié)。鞘翅有成行的瘤,并蓋住尾節(jié)。胸部背板5節(jié)。
足較短,跗節(jié)部欠發(fā)達,尤以前足跗節(jié)最細弱,每足有簡單的爪1對。
②生物學
成蟲、幼蟲以動物糞便及其尸體為食,幼蟲常在糞堆下筑穴而居。成蟲趨光。
常與小哺乳動物窩、鳥巢、真菌、尸體、爛魚有聯(lián)系,偶然在糞肥中。多出現(xiàn)于尸體干化期,依據(jù)其在尸體上出現(xiàn)的時間和具體的種類,可用來進行死亡時間和死亡地點的推斷。
③分類及分布
皮金龜科是鰓角類中種類較少的類群之一,全球以知200余種。共記有4屬,代表屬為皮金龜屬Trax,種類最多,廣布世界各地。其他三個屬為Omorgus屬、Glaresis屬和Phoberus屬。北京紀錄了2種。
(3)黑艷蟲科〈黑蜣科〉
黑艷蟲科(學名:Passalidae)又稱黑蜣科,是鰓角類甲蟲中較小的類群之一。
①形態(tài)特征
體較狹長扁圓,鞘翅背面常較平,全體黑而亮。頭部前口式,頭背面多凹突不平,有多個突起,上唇顯著,上顎有1枚可活動的小齒,下唇頦深深凹缺,下顎外顎葉鉤狀。觸角10節(jié),常彎曲不呈肘形,末端3-6節(jié)櫛形。前胸背板大,小盾片不見。鞘翅有明顯縱溝線。腹部背面全為鞘翅覆蓋。
②生物學
成蟲、幼蟲均以腐木為食。有雌雄親蟲與幼蟲同穴而居,親蟲嚙碎朽木供幼蟲食用的報道。
③分類及分布
多數(shù)分布于熱帶地區(qū),全球已知近600種,我國已記錄8屬18種。額角黑蜣Ceracupes fronticornis(Westwood,1842)分布于我國臺灣、云南和西藏;國外有越南、緬甸、泰國和印度的分布記錄。
(4)紅金龜科
紅金龜科(學名:Ochodaeidae),鞘翅目下的一科。
①形態(tài)
小型甲蟲,背面常較隆拱,體表多毛。頭前口式,上顎發(fā)達,背面可見。觸角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前胸背板短闊。小盾片發(fā)達。鞘翅常有9條刻點溝。臀板全為鞘翅蓋住,腹部可見6個腹板。中足、后足各有端距2枚。
②生物學
腐食性類群,通常生活于動物尸體之中。成蟲有趨光性。
③分類及分布
紅金龜科也是鰓角類中小科之一,全球僅有百種左右。代表屬為紅金龜屬Ochodaeus。在北京山區(qū)燈誘過程中經常可以見到的Codocera ferrugineus (Eschssholtz) ,則屬于另一個屬,它廣布于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
(5)駝金龜科
駝金龜科(學名:Hybosoridae)是鰓角類中一個小類群。
①形態(tài)
體頗扁薄,長卵圓形,背面隆拱。頭前口式,上唇外露,上顎彎曲,背面可見。觸角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第1鰓片橢圓盆形,其余2節(jié)遞小,疊置于“盆”內。前胸背板闊大,兩側常擴延成敞邊。小盾片顯著,臀板不外露,腹部可見腹板雄6雌5。前足脛節(jié)外緣鋸齒形,有大齒3枚及眾多小齒。各足有成對爪,雄蟲前足爪之外爪下緣深裂,呈指狀或齒狀。
體長1cm。成蟲中型,一般為橢圓形,身體呈黑色;大顎強壯,上唇暴露。復眼較大,突出。中足和后足基節(jié)連接;后足脛節(jié)具有2個不同長度的刺。前足脛節(jié)的外側則緣具有3個齒,腿較短且強壯,鞘翅無條紋或瘤點,后翅較發(fā)育。
②習性
多以動物尸體為食,有趨光性。多棲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
③分布
駝金龜科是鰓角類中一個小類群。多棲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全球成員近180種,我國沒有長期專門研究此科的專家,有章有為曾經發(fā)表過海南一個新種,和Li J.K.在研究此科,目前已記錄1屬10種。代表屬暗駝金龜屬Phaeochrous。
④微缺暗駝金龜
微缺暗駝金龜(學名:Phaeochrous emarginatus),是駝金龜科節(jié)肢動物,分布于湖北,湖南,臺灣,廣東,廣西,云南,西藏
體長7.5—9.9mm,體闊4.4—6mm。體卵圓形,背面深褐至黑褐,周緣及腹面栗褐色。唇基梯形,前緣寬淺凹,上唇橫條形與唇基聯(lián)成一片。前胸背板短闊,兩側敞出,中央隆拱。小盾片舌尖形。鞘翅有清楚成列刻點溝,4,8,12溝間帶明顯較高較寬。前足脛節(jié)外緣前段有3大齒,余有小齒10—18枚。雄蟲前足爪之外爪下緣深裂,雄蟲陽基側突。
(6)擬鍬甲科
擬鍬甲科(學名:Sinodendridae),鞘翅目下的一科。
①分類學
對于擬鍬甲的分類系統(tǒng)地位,學者們認識有甚大差異,或立為科,或歸于鍬甲科而立為亞科或族或屬。但擬鍬甲觸角直形,鰓片部不能縮合而只能微微卷攏,下唇頦不發(fā)達,不能蓋住唇舌及下顎,兩性上顎均細小等特征表現(xiàn)為黑蜣與鍬甲之過渡類型。故保持擬鍬甲的科級階元地位,有其系統(tǒng)意義和實用意義。
②形態(tài)
擬鍬甲體型中等,長圓筒形,下顎及下唇舌裸露,不為頦所覆蓋,上顎無可動的小齒。觸角直形,不能收縮與并合,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組成。小盾片發(fā)達。鞘翅長大,后端可蓋住臀板。各足跗端有成對簡單的爪。
③生物學
幼蟲生息于朽木之中,成蟲、幼蟲皆腐食性。
④分布
擬鍬甲科僅記錄有1屬4種,是鰓角類中最小的科級類群。它們雖然個體甚少,但廣布于古北、新北兩大動物地理區(qū)。我國于1986年首次記錄擬鍬甲的分布,筒圓擬鍬甲Sinodendron cylindricum (Linnaeus, 1735)分布于我國新疆(阿勒泰),國外則廣布于西伯利亞、中亞西亞、高加索、歐洲及北美。1994年捷克人Krài又發(fā)表了采自我國云南省哈巴山的一新種云南擬鍬甲Sinodendron yunnanensis Krài;另外2種為Sinodendron persicum Ritter和Sinodendron rugosum Mannerheim。
(7)蜉金龜科
蜉金龜科(學名:Aphodiidae),全球已記載近1500種,我國的記錄約100種。
①特性
體型小到中等,以小型者居多,體常略呈半圓筒形。體多呈褐色至黑色,也有赤褐或淡黃褐等色,鞘翅顏色變化較多,有斑點或與其余體部異色。頭前口式,唇基十分發(fā)達,與發(fā)達的刺突聯(lián)成半圓形骨片。觸角9節(jié),鰓角部3節(jié)組成。前胸背板蓋住中胸后側片。小盾片發(fā)達。鞘翅多有刻點溝或縱溝線,臀板不外露。腹板可見6個腹板。足粗壯,前足脛節(jié)外緣多有3齒,中足、后足脛節(jié)均有端距2枚,各足有成對簡單的爪。
②生物學
生活在獸糞中尸體上也有發(fā)現(xiàn)。依據(jù)其在尸體上出現(xiàn)的時間和具體的種類,用來進行死亡時間和死亡地點的推斷。
③分類及分布
蜉金龜是鰓角類中之較大類群。全球已記載近1500種,我國的記錄約100種。蜉金龜屬Aphodius為代表屬,所包含的種類占蜉金龜科的六成。
(8)絨毛金龜科
絨毛金龜科(學名:Glaphyridae),是鰓角類中的一個小科,分布于甘肅、山西,種類不多。成蟲危害植物的花器,如長角絨毛金龜。
①特征
體較狹長、多毛,多有金屬光澤。頭面、前胸背板無突起。觸角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光裸少毛。頭前口式,唇基基部多少狹于額,上唇、上顎發(fā)達外露,背面可見。前胸背板狹于翅基。小盾片舌形。鞘翅狹長,有縱肋2-3條或缺如。臀板多少外露,腹部可見6個腹板。體腹面密被具毛刻點。足較細長,爪成對簡單。
②分布
中國的甘肅省和山西省。
③長角絨毛金龜
長角絨毛金龜,昆蟲綱 Insecta 鞘翅目Coleoptera 金龜總科 Scarabaeoidea 絨毛金龜科 Glaphyridae。
a.形態(tài)特征
體長12mm左右,身體狹長,帶有銅綠色金屬光澤,全身密被絨毛;觸角10節(jié),鰓片部分3節(jié);鞘翅狹長;足細長,爪成對簡單。春天出現(xiàn)在林間山路旁。
成蟲危害植物的花器。
觸角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光裸少毛。頭前口式,唇基基部多少狹于額,上唇、上顎發(fā)達外露,背面可見。前胸背板狹于翅基。小盾片舌形。臀板多少外露,腹部可見6個腹板。體腹面密被具毛刻點。足較細長,爪成對簡單。
b.分布
重慶、四川等地。
(9)斑金龜科
斑金龜科(學名:Trichiidae),鞘翅目下的一科。
①形態(tài)學
體形較短寬,結構松散,有些酷似步行蟲。中胸后惻片背面觀不太明顯,通常體表具有斑點或絨斑。唇基狹長或近似方形,前緣或多或少具中凹,有時向上翹。復眼大而突出,觸角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組成,雄蟲觸角棒部較長大。前胸背板面圓隆較高或中央具縱溝,多數(shù)后角較明顯,有時消失。小盾片通常短小,多呈半圓形或三角形。鞘翅短寬,肩后外緣通常不彎曲。中胸腹突多數(shù)不突出。足通常細長,兩個中足基節(jié)較接近;前足脛節(jié)外緣有1-3齒,有些種類中足脛節(jié)彎曲;跗節(jié)多數(shù)較細長,跗節(jié)均5節(jié);爪大而彎曲。
②生物學
1年1代,成蟲晝出夜伏,通常上午10點以后活動于海拔較高的地帶,重要為害農作物、果樹、林木等植物的花和嫩枝芽。幼蟲通常棲息在朽木和枯枝落葉下,不危害農作物。
③分類學
斑金龜科是鰓角類中一個小科,全球已記有200余種,我國記錄近30種。早期某些學者如:Arrow (1910) 等將本科歸在花金龜科Cetoniidae 的族或屬內。本科可分2個族斑金龜族 Trichiini、臭斑金龜族Osmodermini。
(10)綠絨斑金龜
綠絨斑金龜(學名:Trichius bowringi),屬于鞘翅目、斑金龜科,分布于湖南(湘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
體長13.5—16.8mm,寬6.8—9mm。體型中等,體上除唇基前部和臀板外無光澤,顏色為深綠色,有時頭部和前胸背板微泛銅紅色;體下和足黑色光亮,前胸背板中部兩側各有1個圓形毛簇,每鞘翅各有4-5個黃褐色大斑。唇基寬大,前緣微向上翹,中凹近鈍角形,兩側邊框平行;背面密布縱向皺紋和黃色短茸毛。前胸背板稍橫向,中部最寬,前后收狹,后角強烈下傾,后緣呈弧形;背面密布皺紋,遍布黃色短茸毛,中部兩側各有1個由淺黃色長茸毛組成的圓形毛簇。小盾片甚短寬,末端鈍,密布粗大皺紋。鞘翅前寬后窄,外緣圓弧形,每翅有4-5個褐黃色大斑:1個接近小盾片,2個在1/3處橫排,內側的1個有時和前1個相連接彎成直角形,2個在2/3處橫排。雄體臀板較長大,向后很突出,前臀板外露;雌體臀板短寬,后部中央凸出,具有倒八字形隆脊,密布皺紋,前部密被淺黃色臥式茸毛。后胸腹板和腹部勻布甚密粗大皺紋和淺黃色絨毛:雌體腹部末節(jié)中央有1大凹切。足較細長,前足脛節(jié)雄體外緣僅前端1齒,雌體外緣具2齒;后足跗節(jié)長于前2對跗節(jié),每跗末端具2個彎曲大爪。
(11)胖金龜科
胖金龜科(學名:Valgidae)是金龜總科中較小的一科。成蟲主要危害果樹、林木等植物的花和嫩枝芽。
①分類
以前它們曾被歸入花金龜科中作屬或族,依據(jù)是其唇基基部內彎,至背面可察見觸角基部,中胸后側片外露,有時俯視可見,這些是歸屬花金龜?shù)奶卣鳌?/p>
②形態(tài)特征
其身軀,尤其是其中胸后胸與腹部十分厚實臃腫,給人以"大腹便便"之感。故名之為“胖金龜”。
今據(jù)胖金龜鞘翅緣折于基部不內彎,前胸背板明顯狹于翅基,背面常有2道半長或全長縱脊,有些屬種尚另有2道縱脊位于二外側,此外多有若干對稱的凹坑;后翅翅脈簡化,前臀板外露,末一對氣門顯露甚至向后突伸;中足基節(jié)相隔而生,腹部末腹板較大,有些種類雌體臀板末端向后延伸成長強刺突,末腹板特別長大諸特征而建立為科級單元。
胖金龜多為小型甲蟲,體型中等者甚少。觸角10節(jié),鰓片部3節(jié)組成。小盾片多為細長三角形。足正常,股節(jié)、脛節(jié)常很壯實,前足脛節(jié)外緣3-7齒。跗節(jié)5節(jié),后足跗節(jié)第1跗分節(jié)明顯長于第2節(jié),爪成對簡單。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