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文岱
責編|苑航
正文共2853個字,預計閱讀需8分鐘▼
近日,在長城腳下、媯水河畔,北京市延慶區法學會“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走進永寧鎮和平街村,延慶區法院、檢察院等單位的法學法律工作者走到群眾中間,圍繞群眾法治需求宣講法律法規,為村民奉送了一份豐盛的法治大餐。
這是延慶區法學會踐行“法治為民”初心使命的一個縮影。作為“全國法學會系統先進集體”,延慶區法學會聚焦高質量服務全區法治建設,以“抓保障、盯重點、搭平臺、聚人才”為主線,在服務區域發展大局中主動作為,在破解基層治理難題中精準發力,為最美冬奧城建設和全區高質量綠色發展筑起堅實的法治屏障。
高位推動 夯實法學會履職制度根基
3月26日,延慶區法學會在儒林街道溫泉南區西里社區舉辦助力“五零”社區啟動儀式。延慶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區檢察院、延慶公安分局、儒林街道等單位悉數參加活動。這是延慶區法學會以牢固制度根基支撐高效履行職責的一個縮影。
決策是先導、保障是基礎、落實是關鍵。延慶區法學會圍繞高效履行職責,通過建立健全決策機制、保障機制、落實機制,有效保障了各項工作方向不偏、步子不亂。
通過召開會長辦公會、常務理事會、理事會,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決策要求、總結階段工作成效、查找分析問題短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確保各項工作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通過健全完善會長辦公會、常務理事會、理事會等會議制度,建立定期報告機制和溝通聯絡機制,完善議事、重大事項報告、學術活動、會員管理、隊伍建設等工作制度,實現了運行管理規范高效、工作落實有板有眼。
延慶區法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延慶區委、區委政法委高度重視法學會工作,將法學會工作納入全區基層治理大盤統籌謀劃。當前,已通過會長辦公會、常務理事會、理事會“三級會議”制度,構建起“區委領導、區委政法委統籌、法學會協調、各部門聯動”的工作格局。
精準發力 守護區域發展三張“金名片”
世園、冬奧、長城是延慶區的三張“金名片”,也是推動區域發展的重要引擎。延慶區法學會緊緊盯住全區工作重點重心,充分發揮基礎廣泛、聯系面廣、人才薈萃的優勢,持續為守好守住三張“金名片”貢獻法治力量、提供法治保障、注入法治智慧。
2019年北京世園會閉幕后,如何保障世園村的后續良性運轉成為新課題。為此,延慶區法學會組建了“法融未來”服務隊。服務隊進駐世園村擔任法律顧問,發布《會員倡議書》,以“共建”帶“共治”,成功化解案件500余件,開展普法服務2000余次,受眾群眾達35萬余人次。
近年來,延慶區全力建設“最美冬奧城”,繪就高質量綠色發展新圖景。延慶區法學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最美冬奧城”建設提供法治支撐。組織專家會員撰寫并發布《環境資源審判白皮書》《冰雪運動風險防范白皮書》,還聯合北京市律協制定《支持延慶高質量發展高端法律服務合作框架協議》,為冬奧場館建設、生態保護、賽事運營等提供全鏈條法律服務。針對冰雪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法律問題,延慶區法學會通過“法律門診我來選”活動,定期定點開展法律咨詢、合同審查等服務,助力冰雪“冷資源”變成“熱經濟”。
近年來,延慶區法學會還積極探索長城文物保護法治路徑,為推進長城文物保護注入法治智慧。針對長城刻字、文物破壞等問題,延慶區法學會牽頭召開“長城刻字問題的法律規制與文化遺產保護法治座談會”“長城文化遺產保護及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學術研討會”,邀請法學專家共商對策,協同推動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協調區政法單位加大對損害文化遺產行為的打擊力度,起到良好警示效果。
此外,延慶區法學會還組織邀請9名長城法治保護領域專家教授共商長城保護對策,梳理出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銜接、強化教育引導和科技應用、增設體驗項目等多個研討成果,為相關部門打擊長城刻字等破壞文物行為、傳承長城文化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鑒的意見建議。
多元共治 為基層治理筑牢平安法治底座
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是法學會的職責使命。延慶區法學會聚焦做實做細“法學研究、法律服務、法治宣傳”三個重點工作,聚合調動會員力量,通過多領域多渠道搭建平臺,為基層治理筑牢平安法治底座,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通過繁榮法學研究,延慶區法學會凝聚智慧為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建言獻策。近年來,延慶區法學會積極組織會員參與“環渤海區域法治論壇”“京津冀協同發展法治論壇”“冰雪運動法治論壇”等學術論壇,先后提交征文500余篇,形成法學研究成果114項,在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數字檢察、環境資源審判等法治領域有多項學術成果成功轉化。
圍繞“四個重大”,延慶區法學會組建了94名由各政法單位業務骨干、法律實務工作者及律師組成的法學咨詢專家隊伍。橫向由法學會整合區內現有資源解決一般問題;縱向聯絡市、區兩級法學咨詢專家深入基層,會商研判重大疑難復雜問題,確定解決思路,推動及時化解,為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撐和法律支持。
目前,延慶區法學會已構建起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基層服務站點,打通法治服務“最后一公里”。延慶區法學會通過將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和法學咨詢專家工作有機結合,三級服務站點實現有徽章標識、有專家參與、有制度上墻、有管理機制。例如,圍繞優化地區營商環境,延慶區法學會在中關村延慶園設立法治服務站,編制《在線解紛口袋書》,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100余次,為加速延慶休閑度假商務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
在普法宣傳上,延慶區法學會通過多維矩陣服務群眾工作生活、培育群眾法治信仰。“刷單就是詐騙!天上不會掉餡餅……”日前,在延慶區儒林街道,延慶區法學會組織法學咨詢專家開展了一場以“拆解詐騙套路”為主題的法治講座,專家通過現場互動,以真實案例揭露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在永寧鎮和平街村,延慶區法學會打造了全長850米的法治文化一條街,制作了100余塊展板,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據悉,延慶區法學會已形成“線上+線下”“固定+流動”的立體宣傳格局。圍繞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聚焦法治熱點難點問題,每季度舉辦一場“雙百”活動和一場“基層行”法治宣講活動。在憲法、民法典主題宣傳活動中,通過制作“以案釋法”宣傳展板和案例匯編等形式,有效提升干部群眾法治意識。此外,還發揮“法治副校長”“法治副村長”“法律明白人”等志愿服務隊作用,讓公益法律服務者成為群眾身邊最接地氣的普法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延慶區正在打造區法學會法律服務站。該服務站可滿足法治宣傳、培訓講座、交流研討等多種需求。建成后的服務站將定期開展法治沙龍活動,圍繞長城保護、生態保護、低空經濟等主題開展“媯川論見”活動,力爭成為廣大法學會會員之家。
從社區到鄉村,從園區到景區,延慶區法學會持續為新時代基層法治建設注入法治動能。延慶區法學會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將堅持“補短板、強弱項”,堅定信心、實干擔當、求真務實,不斷提高法學會工作水平,為全面建設最美冬奧城、加快推動地區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為法學會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