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式現代化。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中共上海市委網信辦、中共上海市委外宣辦、上海社會科學院與文匯報社聯合出品的《大家聊中國式現代化》系列短視頻今天推出第三集,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上海自由貿易區研究會副會長彭羽帶你走進上海自貿試驗區,講述“為國家試制度探新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式現代化的上海實踐。
《大家聊中國式現代化》每日更新一集,邀請上海社科院專家學者生動闡釋和分析中國式現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經驗和重大成就,聚焦基層實踐、解讀真實案例,將學理觀察與場景、案例相融合,在“思想導游”中觸摸城市,感知中國式現代化磅礴力量。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在過去十多年的實踐中,上海自貿試驗區一直是中國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平臺。”走進上海自貿區的跨境數科、億通國際,彭羽講述著這片開放熱土推動國內首創性、集成式探索的制度創新實踐。
彭羽介紹說,在投資領域,通過自貿試驗區試點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我們見證了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的汽車企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設立。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下,把對外資準入存在禁止和限制的措施列入清單,沒有列入清單的領域全部對外資開放,大大增加了外商投資中國市場的透明度和政策可預見性。上海自貿試驗區運行十多年來,在制度創新的推動下,各類經營主體活躍,外資不斷涌入。
“數據是21世紀的新石油,在推動全球的投資、貿易便利化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彭羽說,在全球化進入“數字促進貿易”新時代的背景下,在上海的跨國公司總部機構及存在跨境業務往來的制造和服務型企業,都存在普遍的跨境數據流動需求,為更好地推動在滬企業跨境業務的高效開展,兼顧跨境數據流動中安全、便利的平衡,去年臨港發布全國首批數據跨境場景化一般數據清單,今年2月又發布了數據出境的負面清單,形成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操作指引”的上海模式,聚焦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發展中的重點領域,著力解決企業數據跨境流動典型場景中需求最迫切的問題,持續探索跨境數據管理新模式。
在貿易領域,上海以自貿試驗區為制度創新載體,率先探索推出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試點。彭羽指出,“單一窗口”建設已從無紙化通關的1.0版,迭代升級到與港航物流信息系統連接的3.0版。他表示,下一步,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全面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繼續扮演深化和推動國家高水平開放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