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南部戰區海軍23日在廣東、海南等地組織系列艦艇開放日活動,開放海南艦、五指山艦、祁連山艦、洪湖艦、焦作艦、阿壩艦等十余艘現役主戰艦艇,吸引眾多來自各地的公眾登艦參觀,近距離感受人民海軍向海圖強的時代風采。
“十里軍港”震撼了每個參與活動的人。本文圖片均由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攝
焦作艦水兵為參觀者拍攝紀念照。
23日清早7時,岳燕和妹妹岳林娣就趕到了南部戰區海軍湛江某軍港大門口。再過2個小時,這個軍港為慶祝海軍成立76周年的艦艇開放日活動就將正式拉開帷幕。
岳燕(左二)和妹妹岳林娣參觀洪湖艦。
岳燕姐妹倆來自邊塞名城甘肅省嘉峪關市。對于從小看慣了祁連山的皚皚白雪、河西走廊的千里戈壁的她們來說,溫潤的海風、蔚藍的大海帶給她們的不只是新奇,更多的是激動,還有一絲感傷。
因為岳燕的兒子張岳,已經在這里服役多年。畢業于海軍航空大學的張岳是運城艦上的一名年輕軍官,多年來,遠在西北內陸的岳燕總是通過兒子的眼睛,緩慢而又仔細地打量著這片遙遠的大海,這片曾經那么陌生、而今卻令她無比牽掛的大海。
關山重飛越,母子難團圓
這是張岳穿上軍裝以后,岳燕在5年之內第五次來看他。前面4次,母子倆都是提前商量好了時間,可是等到岳燕趕來之后,收到的都是兒子充滿歉意的微信留言:媽,對不起!部隊有緊急任務,我隨艦出海去了,要很長時間才能回來。您老自己在湛江走走看看,等下次有機會咱們再見面,我帶您去吃這里最好吃的海鮮!
“第一次我真的是一路哭著回去的,我恨我干嘛要生在嘉峪關,來一趟山高水遠的,中間要在好幾個城市轉車、轉機,才能到兒子當兵的地方;我又恨兒子干嘛非要跑到這么遠的地方當海軍,那么大的一片海,他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連個電話都打不通……”岳燕說著說著,眼圈就紅了。
可是嘴上說著恨,岳燕心里的思念卻越來越濃。
4月19日,岳燕突然接到兒子的電話:“媽!23日是海軍節,部隊要組織艦艇開放活動,我幫您預約到了兩個名額,您趕緊過來,我等您!”岳燕喜出望外,趕緊叫上妹妹岳林娣,倆人20日一早出發,先坐火車到蘭州,然后從蘭州乘機到成都,再從成都轉機飛湛江。沒想到奔波了兩天,等她們趕到湛江后,張岳再次爽約了。
看不見兒子,就看看軍艦
失望之余,岳燕和妹妹決定,這次說什么也要進軍港、看軍艦。“我看不見兒子,看見軍艦也行,那是我兒子生活和戰斗的地方!”
就這樣,岳燕成了當天最早進入軍港的參觀者,她拿到的參觀劵編號是NO.423-0000201,這是當天部隊發出的第一張參觀券。
隨著參觀的人流,姐妹倆先后登上焦作艦、祁連山艦、洪湖艦,一路不停地打卡拍照。特別是看到祁連山艦的時候,已經退休多年的岳燕高興得像個孩子:“這是我們的家鄉艦,沒想到這么大,比我們住的11樓還要高!”
在洪湖艦的后甲板上,岳燕意外地接到了兒子張岳打來的衛星電話。
“媽,您在哪里?”
“兒子,我在洪湖艦的甲板上呢!這里真的像你說的一樣,十里軍港,太壯觀了,我一進來就看見祁連山艦,把我都鎮住了,比家里的11層樓還高,我都差點兒要吃速效救心丸啦!就是媽沒看見你有點兒遺憾,不過看見軍艦也就相當于看見你啦!”
掛了電話,姐妹倆走到洪湖艦上豎著的“我在洪湖艦很想你”的紀念牌下,面對記者的鏡頭,齊聲喊道:“雖然這次我們來十里軍港沒有見到你,但我們在洪湖艦上很想你!”
“阿姨,您別怪他,他是為國家守海去了。”聽說了岳燕母子倆的故事后,洪湖艦官兵安慰岳燕說。
“這么多年了,我已經想明白了,孩子做的是光榮的事情。你們知道嗎?我大妹妹家的孩子也在部隊,在新疆,祁發寶的那個團!”此時的岳燕,臉上寫滿驕傲。
采寫|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編輯|陸楚一
審讀|郭建華
二審|潘韻琪
三審|蔡志軍
— 深小晚特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