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戰后革命運動
法國以極大的代價換取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勝利。戰后不僅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陸軍強國,而且由于獲得阿爾薩斯、洛林和戰敗國大宗賠款,并取得了薩爾礦區的開采權,所以經濟得到較迅速的發展。法國作為僅次于英國的第二號殖民大國,由農業——工業國轉變成工業——農業國。但是,因戰爭而激化了的法國政治經濟矛盾,并沒有隨著戰爭的結束而消失。1919年,工業產量比戰前下降了43%,農產品產量只及戰前的66%。法國在戰前被稱為"高利貸帝國主義",到1918年,卻欠美國40億美元、英國6.5億英鎊,成為美英的債務國。同少數操縱了國家經濟命脈的壟斷資本家和財政寡頭相比,廣大勞動者的生活狀況卻每況愈下,工人失業,農民被迫背井離鄉,人民的不滿情緒不斷增長。許多先進的工人加入了工會。1917年會員人數不過17萬人,到1920年則達200萬人以上。
1919年5月1日,法國主要工業中心舉行了大規模罷工和示威游行。巴黎有50多萬工人走上街頭,高呼"打倒克列孟梭",同警察發生沖突。5月8日,巴黎39萬工人參加了在"五一"國際勞動節被槍殺的工人洛納的葬禮。6月,罷工浪潮席卷全國。1919年有120多萬人參加了罷工,標志著法國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20年,工人運動得到進一步的發展。2月,法國工人舉行全國大罷工。3月,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要求鐵路實現國有化。"五一"國際勞動節時,舉行了支援鐵路工人罷工斗爭的總罷工,煤炭、碼頭、電氣、冶金、海員、五金建筑各行業罷工工人達150萬以上。
工人們將要求增加工資、實行8小時工作制同反對武裝干涉蘇俄結合在一起。反對法國統治集團武裝干涉蘇俄的斗爭,在法國社會各階層都引起了反響。法國進步的知識分子羅曼.羅蘭(1866-1944)等在保衛蘇俄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高度贊揚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抨擊帝國主義對蘇俄的武裝干涉是向進步人類犯下了滔天罪行。1919年10月,70余名著名學者及知名人士在《人道報》上公開發表了抗議書,抗議政府反對蘇俄的罪惡活動。
一些法國士兵也積極參加了保衛蘇俄運動,并發揮了特殊的作用。1919年2月,法國駐蘇俄蒂拉斯波和赫爾松的遠征軍,拒絕同蘇俄士兵作戰。3月,被派往敖德薩和克里米亞的法國士兵在蘇俄報刊上發表文章,支持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并參加了敖德薩市工人的集會和游行。4月,從地中海開往黑海的法國艦隊爆發了反對干涉蘇俄的起義。法蘭西號主力艦和讓.巴爾號戰斗艦升起了紅旗,要求立即將艦隊開回法國。法國政府被迫作出在5月1日前將起義艦隊撤回,另派其他艦隊到蘇俄作戰。6月,奉命前往黑海的布羅溫斯號巡洋艦的全體水兵在法國土倫港舉行起義,起義者成立了革命委員會,指揮水兵同前來鎮壓的政府軍進行了英勇斗爭。起義的水兵遭到殘酷的鎮壓,但也迫使法國政府將在蘇俄的艦隊調回,停止了在南俄的武裝干涉。
在工人運動的高潮中,法國共產黨于1920年12月29日誕生。成立時暫稱社會黨共產國際法國支部。1921年10月正式改稱法國共產黨。以加香(1869-1958)為首的法國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為建立法共進行了艱苦的斗爭。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法國社會黨中的左派影響不斷擴大。加香等社會黨左派反對社會黨繼續留在第二國際內,反對在第二國際的基礎上重建統一的無產階級國際,主張參加第三國際。1920年1月,法國社會黨斯特拉斯堡大會作出退出第二國際的決議,但沒能通過參加第三國際的提案。1920年6月至7月,加香等法國無產階級的代表訪問蘇俄,受到列寧的接見和蘇維埃人民的熱烈歡迎,并出席了第三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對法共的建立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1920年12月25日至30日的社會黨代表大會上,加香等多數代表決定成立法國共產黨,并參加第三國際。社會黨左派同右派、中派徹底決裂了,建立了法國無產階級獨立的政黨,揭開了法國工人運動嶄新的一頁。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