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1.07%,納指漲2.5%,標普500指數漲1.67%;科技股領漲,特斯拉、英特爾漲超5%,亞馬遜、Meta、博通、AMD、臺積電漲逾4%,英偉達漲近4%,蘋果、谷歌漲逾2%。區塊鏈概念股繼續走強,嘉楠科技漲近7%,Riot Platforms漲超5%,Bit Digital漲逾4%。中概股表現強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2.93%;小鵬汽車漲逾7%,蔚來漲近5%,向上融科、富途控股、嗶哩嗶哩漲超3%,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漲超2%。
2、國際油價走弱,美油主力合約收跌2.18%,報62.28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跌1.97%,報66.11美元/桶。國際金價繼續調整,現貨黃金跌2.71%,報3287.94美元/盎司,此前一個交易日最高漲至3500美元的歷史高位;COMEX黃金期貨跌3.45%,報3301.50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2.01%,報33.88美元/盎司。歐洲三大股指集體上漲,德國DAX指數漲3.14%報21961.97點,法國CAC40指數漲2.13%報7482.3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9%報8403.18點。
(二)行業掘金
1、4月23日,國際星閃聯盟官微消息稱,中國TC591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功舉辦了“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標準技術研討會”。TC591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國際星閃聯盟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機器人技術與新一代無線短距通信技術的融合,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標準化與產業化發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機器人本體感知、通信與決策的關鍵鏈路,加速多機器人協作場景的規模化落地。
點評:具身智能是指將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向之一。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視為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隨著AI大模型加速驅動及科技公司研發積極推動,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加速打開。預計未來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規模。概念股包括漢威科技、漢宇集團、東土科技等。
2、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介紹,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投融資、儲備等國際貨幣功能逐步增強,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和第三大貿易投資貨幣。近日發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前進,成效顯著,特別是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達到29.8萬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國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的47%。
點評:2025年3月,央行宣布數字人民幣(e-CNY)跨境支付系統接入東盟十國及中東六國(沙特、阿聯酋等),全球38%貿易額或將繞過SWIFT系統。中國人民銀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合作,建立跨境支付系統(CIPS),作為替代方案。CIPS目前已連接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國積極推進數字人民幣(e-CNY)的發展,有望成為未來國際結算的重要方式。央行數字貨幣橋模式的跨境支付,突破傳統跨境支付模式的局限,該支付方式無需代理行中轉。概念股包括四方精創、科藍軟件、宇信科技等。
3、根據集邦咨詢最新的內存現貨價格趨勢報告,在DRAM方面,OEM廠商正在逐步增加庫存水平,以確保在關稅政策明朗之前擁有安全的庫存量,而DRAM供應商也同步上調了DRAM產品的現貨價格,幅度在8-10%之間。由于存儲原廠減產和生產節奏影響,NAND供貨吃緊,美光、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廠商均將從4月起提高NAND閃存報價,NAND價格回漲速度高于原先預期。2025年以來DRAM價格表現分化,DDR5等高檔產品價格回升明顯,中低端DRAM價格表現平淡。
點評:海外存儲原廠庫存較高峰期已有明顯去化,下游應用或處于調整庫存的后期階段。國內模組和利基型存儲等行業存貨顯示行業或將見底回升。隨著AI訓練和推理對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長,數據中心對HBM、大容量DDR5及企業級SSD的存儲需求同步增加,AI與云服務成為存儲需求核心驅動力。隨著存儲上游控產、庫存消化,以及AI應用擴大帶來企業數據中心eSSD、大模型本地部署和終端換機等新增需求,行業供需關系或將逐步改善,存儲價格和需求有望逐步回升。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香農芯創、朗科科技等。
4、4月23日,2025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強強聯合,推出全球首款具備全球適應能力的前裝量產L4高度自動駕駛車。據悉該車將于年底量產交付,明年實現規模化運營,2027年將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的L4車型。另外,4月22日,華為在上海舉辦了一場智能技術大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門的首席執行官靳玉志宣布,正式推出華為乾崑ADS 4 L3級別的高速商用解決方案。
點評:目前全球智能駕駛行業呈現顯著技術升級與市場滲透加速態勢。在滲透率方面,在滲透率方面,2024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新車滲透率已連續五個月超過50%,乘用車L2級以上輔助駕駛滲透率2024年上半年就已超過55%,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已超65%。。當下智能駕駛已成為新車競爭的焦點,車企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紛紛加快L3車型的研發和推出。2025年大模型、自動駕駛輔助等智能技術將快速產業化,技術拐點已經出現,隨著中高階智駕滲透率提升,產業鏈公司受益。概念股包括東土科技、中海達、四維圖新等。
(三)避雷針
滬硅產業:公司4月23日晚間公布年報,2024年營業收入33.88億元,同比增長6.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71億元。受行業市場環境的影響,由于產品平均單價受市場影響有所下跌,特別是200mm硅片的平均單價下滑顯著,對公司報告期內業績表現有較大影響,經測試,公司并購Okmetic、新傲科技所形成的商譽在報告期內需減值約3億元,對報告期內利潤表現造成重大影響。
炬光科技:公司4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某歐洲知名汽車Tier1客戶AG公司通知,其某終端客戶因戰略規劃調整,決定取消原定上車車型的激光雷達功能配置,進而導致原定車型的零部件項目取消。終端客戶明確表示,此取消決定系基于該終端客戶自身戰略規劃調整,與AG公司及其供應商無關。上述取消的定點項目原計劃量產時間為2027年,原預計項目生命周期內需求量約15萬套,目前仍處于開發驗證階段。
*ST吉藥:公司4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截至2025年4月23日,公司連續二十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公司股票將自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開市起停牌。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而被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的股票不進入退市整理期。
寶鷹股份:公司4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預計2024年期末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為負值,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在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后,公司股票交易將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