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VR頭顯,走出“遇見東坡”大空間VR展場,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方笑一連連驚嘆,“游覽一千年前蘇軾到過的杭州、密州,跟著他一起‘我欲乘風歸去’,俯瞰人間大地……觀眾既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文化和科技震撼,又能從中學到宋代文學和歷史的知識,這樣的‘閱讀’突破了傳統方式。”
“遇見東坡”大空間VR項目4月25日至5月8日限時開放體驗。施晨露攝
4月23日晚,第二十七屆上海讀書節開幕式暨第七屆上海圖書館閱讀季(2025-2026)發布儀式在上海圖書館東館舉行。上海圖書館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推出的“上圖之夜”沉浸式展覽“千年之約·夢華游”正式亮燈,大空間VR“遇見東坡”開啟限時體驗。
沉浸式展覽“千年之約·夢華游”將持續至8月31日 施晨露攝
本屆上海讀書節主題為“書香為伴,閱享美好”,將以涵蓋體驗服務、征集推薦、賽事活動三大類的185項活動帶領市民在圖書館、書店、公園等場景中感受書香魅力。同步開幕的第七屆上海圖書館閱讀季(2025-2026)將持續整年,以“弦歌不輟,書聲致遠”的主題,為讀者帶來六大板塊約1500場閱讀推廣活動。由上海市振興中華讀書指導委員會聯合上海圖書館、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策劃的“年度推薦書單”也在活動現場發布,包含100冊精選書目,內容覆蓋主題出版、文學藝術、社科新知等領域。
“讀書是一件好事情,我在看書、唱歌中學會認字。”“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寶妹在現場用質樸話語分享閱讀對人生的影響。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通過視頻寄語讀者,“讀好讀透我們的經典好書,用五千年的中華智慧滋養自己”。
黃寶妹分享閱讀體會。施晨露攝
“書香為伴,閱享美好”訪談環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工會主席王海云,新華傳媒黨委副書記江利,木版水印傳承人鄭名川,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黃薇分別從心理健康、書店轉型、非遺保護、古籍活化等角度分享對閱讀的見解。
在著名演員佟瑞欣、夏菁帶來的宋詞朗誦《水調歌頭》,古曲《定風波》等表演后,一場“秒回宋代”的穿越開始了。
佟瑞欣、夏菁朗誦
作為第七屆上海圖書館閱讀季開幕展覽,“千年之約·夢華游”主題沉浸展依托《東京夢華錄》藍本,以蘇軾、黃庭堅、李清照、王希孟的詩詞畫境為場景構建意象,融合詩詞、書畫、插花、茶飲、香道、茶百戲等元素,結合AI技術、光影交互、場景復原和文物再造,構筑出虛實交織的“宋韻四雅”文化夢境。讀者可以運用AI換臉技術“一秒穿越成宋人”,繪制AI國風山水畫,沉浸式感受古代文人曲水流觴的雅境。
讀者體驗AI作畫 施晨露攝
聞聞不同香味 施晨露攝
“碰一碰”了解展覽背后的知識 施晨露攝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被稱為宋代‘四雅’,這個匠心獨具的場域將詩詞與生活細節結合,引領讀者走入實景。”導覽嘉賓方笑一說,“黃庭堅被稱為香圣,蘇軾是茶道,李清照對應花,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引入掛畫,這四個人物選取得相當準確。讀者了解他們的生平、創作后,在現場發現與他們相關的實物,比如青綠山水的青綠到底是什么樣的,見到石青、石綠、赤鐵礦等國畫礦物顏料,就會恍然大悟。”
方笑一為讀者導覽
到現場看看青綠山水的“青綠”是如何繪就的 施晨露攝
《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都城汴京,州橋夜市,商貿往來,一片興盛,到了節慶之日,更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千年之約·夢華游”主題沉浸展的盡頭,正是現代版的“州橋燈市”,集結南宋書房、東坡的朋友圈、小林漫畫、讀者書店、上圖書店、上海漢服版權中心、好字在、中圖鹿昔紙藝DIY等文化創意品牌,等讀者來趕集。
“州橋燈市”等讀者趕集 施晨露攝
上圖之夜,“州橋燈市”開張,首批體驗“千年之約·夢華游”的讀者禁不住感嘆,“原來圖書館可以這么有意思!”
讀者圍桌揮毫。施晨露攝
原標題:《遇見東坡、秒變宋人,上圖之夜,妙!》
題圖來源:施晨露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施晨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