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吳慶芳 記者 陽錫葉)一張票據上傳,系統后臺瞬間流動一條條數據軌跡——智能稽核、自動預審、風險追蹤,奔騰的代碼承載著7萬余名師生年均48萬條網報數據的處理重任。
日前,中南大學全新網上報賬系統正式上線,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流程再造,直擊高校財務報銷慢、流程繁、監管難等痛點,效率與體驗實現雙重躍升。
走進中南大學財務報賬大廳,眼前景象令人耳目一新:自助投遞機、退單窗口前不再大排長龍,人頭攢動的喧鬧被一整排財務機器人的靜默運轉取代;堆滿紙質單據的工位變得整潔,一向埋頭理票的會計人員正盯著屏幕操作。
這些變化得益于新系統的上線。以往財務工作以“紙質單據+人工審核”為主,流程繁、效率低。有師生反映,每次報銷都要經歷一場貼發票、跑單據、等審批、盼打款的“馬拉松”。現在,新系統實現了從電子票據采集到線上報銷、審單、復核、自動打款、查閱的全業務流程重構。師生只需上傳電子發票,并按自動審核提示,提交佐證附件,就可提交報銷單進入審批。后續審批全部線上進行,師生可實時查看進度、在線補充材料等。
預審機器人自1月20日上線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憑證制單4.4萬張,占同期全部單據總量的74%。據統計,原系統的人工預審平均耗時為38小時,而新系統最快處理時間縮短至52秒,近三成單據可在1小時內完成,審核效率大幅提高。
在效率提高的同時,新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起動態風險防控和預警體系,為學校資金安全筑起一道堅實的智能防線。
新系統預設了44類業務規則和審核規則,涵蓋了對憑證真實性、合同或采招規范性、金額合理性、付款合規性等多方面內容的稽核,全流程自動識別風險事項,對可能存在風險的操作“亮黃牌”,對違規、高風險行為及時攔截阻斷。據統計,截至目前,新系統已稽核告警11381次。
中南大學推出新系統,不僅是對工作平臺的升級,更是對財務治理模式的深層改造。
“往年可以的,今年不行;這個會計給過的,那個會計不批。”這曾經是很多師生的共同困惑。
在新系統中,16類報銷單據被整合為統一模板,依托操作指引,電子單據首次提交合規率大大提升;人工經驗沉淀為系統規則,全流程“一把標尺”量到底;嵌入審批權限矩陣,審批權限依金額自動觸發;建立“審批—反饋—復核”閉環管理機制,確保各環節信息實時互通且標準統一……
如今,新系統已接入人事、資產、采招、大儀器設備等管理系統,逐步探索跨部門資源共享與協同治理。中南大學計劃財務處處長李家才表示,下一步,新系統將接入DeepSeek,通過數據深度分析、智能決策生成,進一步提升財務治理能力,為高校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24日 第01版
作者:通訊員 吳慶芳 記者 陽錫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