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時間:2025.4.28—7.30
展覽地點: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精品廳
“長繩系日——韓天衡學藝八十年回顧展”將于2025年4月28日上午,在浙江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開幕。
書法的當代藝術構成與時空敘事
《長繩系日》裝置是由韓天衡老師提出的藝術創意。韓老師挪用“長繩系日”這一古老成語,生動表達了自己對藝術的不懈追求。盡管已經在藝術道路上探索多年,他仍然能敏銳察覺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始終保持著學習和進步的動力。這份清醒的認知,讓他希望能夠牽住那輪象征著時間的太陽,不讓其西沉,便能擁有更多時光去彌補這些缺憾,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精進、砥礪前行。
由韓老師手書草篆“長繩”二字為視覺核心,其筆勢遒勁,線條中可見篆書的圓轉與草書的飛動。麻繩盤曲組成書法線條,其纏繞的肌理模擬了書法中“屋漏痕”的自然蒼勁,使平面的筆墨在三維空間中延伸出立體的韻律感。一麻繩自筆畫上延至裝置頂端,盤結做一甲骨文“系”字,其結構如印章布局般疏密有致,在虛實之間形成篆刻般的空間張力,緊緊托住“太陽”。
太陽上的上古傳說“三足金鳥”經過藝術重構——采用韓天衡獨創的“韓鳥”造型。韓鳥是韓老師基于數十年書法和篆刻藝術探索提煉出的獨特繪畫語言,它將書法線條的韻律美與篆刻構圖的塊面感完美融合,創造出一種超越自然形態的藝術形象。這種鳥并非對現實鳥類的簡單描摹,而是韓老師藝術精神的具象化表達,承載著他畢生的藝術追求和治學態度。正如韓老師所言“我畫的鳥是讀過三年書的鳥”,這種充滿文人氣息的“知識分子鳥”既體現了傳統文人畫的寫意精髓,又通過獨特的造型語言展現了藝術家“與時間賽跑”的執著精神。背景通過燈帶和巖板組成重巒疊嶂的巍峨山脈,形成傳統書法在當下材料、光影和空間敘事的完美融合。
韓老師以《長繩系日》為作品之名,正是希望借此傳達“知不足,再努力”的核心思想。在他眼中,“長繩系日”并非是對時間流逝的徒勞挽留,而是一種積極面對自身局限、勇于追求更高藝術境界的精神象征。麻繩既象征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也隱喻人們抓住光陰的努力。持續發光的太陽提醒著時間無法被真正停止,而“韓鳥”造型的三足金鳥則昭示著真正能留住時光的,是創作者永不停息的藝術追求與精神超越。整件作品以書法的流動、篆刻的凝練與韓鳥的意象,構建出一個跨越古今的時空敘事,展現了韓天衡對藝術永恒的探索與堅守。
“長繩系日”典出晉人傅玄《九曲歌》,既暗合韓先生與時間賽跑的藝術人生,更彰顯其以繩鋸木斷的毅力,不斷自我突破,追求藝術永恒的執著精神。先生六歲啟蒙,先后師從鄭竹友、方介堪、謝稚柳、陸維釗等藝壇巨擘,八十年來始終秉持“區別于古人、他人與故我”的藝術圭臬,在篆刻、書法、繪畫、藝術理論等領域堅持“推陳出新”,形成了自我獨特風格和意韻,為業內所贊佩。
展覽精心遴選1963-2025年間韓天衡先生創作的180件(套)藝術珍品,系統呈現其書畫印文基建上的藝術軌跡:從得方介堪“切玉”真傳的早年力作,到解構篆法獨創“草篆”的變法之作;從融會吳讓之三面用刀之法的創新之作,到近年突破自我的探索之作。這些作品生動詮釋了“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的創作理念,展現了破除窠臼、融會貫通的藝術追求,最終達到金石書畫渾然一體的至高境界。
文/朱勻先(上海韓天衡美術館副館長)
供圖/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