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在宣傳推廣先進人物時,政策的指向標一般都傾向于貧困家庭、殘疾家庭、少數民族家庭等這些特殊家庭人群。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有幾個出生在普通家庭,但在自己所屬領域有不凡成就的幾個年輕人頗受社會關注。
教育界出來個“自強之星”龐眾望,體育界出了個“天才少女”全紅嬋,戲曲圈出了個“越劇頂流”陳麗君……,相比之下,這幾個人中,陳麗君的實力是最弱的。
龐眾望(農民家庭出生,母親殘疾,父親患有精神病)當年以滄州理科狀元身份被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錄取,然后又留校攻讀博士學位;
全紅嬋的跳水成績更是得到全世界公認,響當的世界冠軍、奧運冠軍,“五四獎章”獲得者“五一獎章”獲得者(2021年年僅14歲的全紅嬋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并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同樣出生于農民家庭的排球運動員朱婷也曾被全國婦聯授予2019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的榮譽稱號,2020年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以上這幾個人都是憑借毋庸置疑的實力成為時代寵兒的,唯獨越劇演員陳麗君的爆火,是被媒體當“流量明星”捧出來的。她的業務能力也很強,但并不是最好。她也不是因為戲演的特別好被外界認可,而是因為扮相,因為抱著搭檔李云霄“轉圈圈”而走入大眾視野的。
她的唱腔、演藝水平和舞臺功底,外人可能不是太清楚,但越劇圈的人、浙江小百花的人應該比誰都清楚。
4月15日光明日報公布了2024“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浙江小百花的越劇演員陳麗君的名字也赫然在列。這個女孩子在推廣宣傳越劇方面確實貢獻很大,但入選“非遺傳承人”,個人認為還需各方商榷后再下定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曾經下發了一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對照文件中第8條的規定,陳麗君是不符合“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條件的。
河南大學博士生導師王立群教授有句話說得非常好: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不同于普通的民間傳承人,國家藝術團體推選出來的越劇“非遺傳承人”是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專業技能,并且還要在越劇專業領域取得不菲成就者才有資格入選的。
陳麗君顯然是不具備以上這些條件的,文化基礎薄弱、戲曲作品稀少、唱腔、演技一般……“非遺傳承人”的推選是非常嚴肅且認真的一件工作,不是僅靠“粉絲”熱捧,靠流量和熱度就能決定的。
所以我非常希望浙江文旅能立即停止造星,不要利用輿情再炒作陳麗君;希望陳麗君本人也能放下手機、捧起書本,回歸正常。
在不久的將來,希望能看到陳麗君寫的一手的好字,接受采訪時不再因錯別字問題而遭人非議;接過尹派傳承的大旗,唱好尹派大戲;以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引領好新一代越劇人;也帶出來幾個出色的弟子,真正成為越劇尹派新的領軍人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