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三月二十七日,是民間傳說的七殿泰山王誕辰日。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七殿泰山王是一位掌管大海之底的熱惱大地獄的神祗,負責守護人類的罪惡根源,讓這些罪業在陽世得到應有的懲罰。據傳說,七殿泰山王的身份非常高貴,他是泰山神的化身,掌管著人間的山川河流和各種自然現象。是北方玄武神的盟友,與南方朱雀神一起守護著中國的四大神獸之一的玄武。中國民間信仰中,七殿泰山王也被視為是財神之一,人們會向他祈求財運亨通。
一、吃三樣
1、吃魚
農歷三月二十七日吃魚,因魚和“余”相諧音,因此,吃魚意味著生活年年有余,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然而,吃魚不僅僅寓意著生活盈余,還有降妖除鬼的寓意。現在人們只記得吃魚的年年有余寓意,已經都把降妖除鬼的寓意慢慢地淡忘了。
食材:鯉魚、番茄醬、蔥花、姜末、蒜末、料酒、醋、白糖、淀粉
做法:1、魚宰殺洗凈,魚身兩側劃口子。2、干淀粉加入適量水調成糊,均勻涂抹在魚身上。3、鍋里放入足量的油,燒至7成熱,手提魚尾,在鍋上用勺往魚身上淋熱油,使魚定型。4、把魚順鍋邊劃入油鍋內,邊炸邊向魚身上澆熱油,中火炸至魚皮變酥,撈出炸好的鯉魚放入魚盤中。5、 鍋內留底油,爆香蔥姜蒜粒,再放入番茄醬略炒,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再放入剩余的鹽、胡椒粉和白糖、陳醋、味精大火燒開,淋入適量水淀粉炒勻,再放入1湯匙的熟油。 直到鍋內芡汁明亮均勻。6、把芡汁澆到炸好的鯉魚上面,即可端上桌。
2、吃雞
農歷三月二十七日,民間有吃雞的食俗。吃雞寓意著大吉大利,吉祥平安。雞翅象征著展翅高飛、飛黃騰達,雞爪則寓意著出人頭地。豬肚包雞為廣東本地客家名菜之一,又名“鳳凰投胎”,顧名思義,就是用生豬肚把生雞包住,用牙簽扎好二頭后放到特配的湯料中煲熟,食前再將豬肚剖開,取出熟雞一起砍件后,放回原湯料中滾熱再食,節約時間的同時,又可品嘗到香濃撲鼻、美味可口的雞肉,不用擔心火候難以控制而雞肉過火變韌。
食材:豬肚、草雞、蔥姜、白胡椒、紅棗、枸杞、麻油、鹽
做法:1、新鮮豬肚先放在水龍頭下沖洗干凈內外兩面的粘液,再將豬肚正反兩面用面粉揉搓抓洗2遍,清水沖洗干凈。2、將沖洗干凈的豬肚放入容器,倒入2大勺白醋、2大勺鹽,用手在豬肚正反兩面搓勻,腌5分鐘,再倒入2大勺面粉,正反兩面搓勻,繼續腌5分鐘之后,用手搓豬肚3分鐘,最后用1勺白酒、1勺醬油一起攪拌抹勻豬肚,用清水沖洗干凈,直到豬肚白白凈凈,又無臭味了。3、姜塊用刀拍扁,盛起備用,紅棗用溫水泡15分鐘,撈起。4、白胡椒用湯匙背面壓裂,放入鍋里炒香,盛起備用。5、土雞一只,洗凈后砍掉頭和腳,將雞放進洗凈的豬肚內,然后再往豬肚里塞一半紅棗和一半炒香的白胡椒。6、用牙簽把豬肚的開口處扎緊封口,放入砂鍋,加入拍好的姜塊、另一半的紅棗和白胡椒、少量麻油,再加入水,以沒過豬肚為宜。大火燒至滾沸后,轉小火繼續燜1.5個小時。7、將煮熟的豬肚撈起,晾涼,用刀切開,取出熟雞切成塊,豬肚切成片。8、將切好的豬肚和雞放回到原湯中滾熱,加入適量鹽調味。先喝湯,再吃肉。既可以品嘗到香濃撲鼻的豬肚,又同時吃到美味可口的雞肉。
3、吃生菜
“生菜”與“生財”諧音,吃蠔油生菜意思是好有生財,寓意可以生菜有道,財源滾滾發大財,財運旺又旺!
食材:生菜、蠔油、大蒜、鹽、生抽、白糖、油
做法:1、生菜洗凈,水燒開加適量鹽,焯生菜,碼放在盤里。2、取3勺生抽,1勺蠔油,1平勺糖,適量清水攪勻,大蒜切末。3、起鍋燒油,油熱下蒜,炒香后放料汁,燒開關火。4、澆在碼好的生菜上,就上桌了。
二、做一事:求財神
中國民間信仰中,七殿泰山王也被視為是財神之一,人們會向他祈求財運亨通。不同地區的習俗也許會有所不同,有其美好的寓意,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期待。
看風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