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一男子憑借著一套獨特的養牛方法,讓一頭牛一天增重3斤左右,在他的養殖場里,養4000多頭牛,只需要4個工人就能輕松管理,而且一頭800公斤的安格斯黑牛,在他手里竟然可以賣到4萬多元,2021年他的牛場年銷售額更是高達1.8億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吳連方,從19歲開始他就在北京做收牛羊、賣牛羊肉的生意,一年能賺30多萬元。
2010年9月,46歲的吳連方和朋友在北京西南郊區承包了一個養牛場,打算自己養牛做到自產自銷。
但由于沒有養牛的經驗,一年到頭他竟然虧損了100多萬元,但他卻并沒有就此放棄養牛,而是仔細分析牛場虧錢的原因。
他發現此次養牛之所以虧錢,是因為牛長得太慢了,之后吳連方想通過更換飼料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可他一連換了好幾種飼料,依然沒有效果。
隨后,吳連方通過人脈關系找到了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營養學方面的專家孟慶祥,而專家一來到牛場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原來,之前吳連方喂牛都是把牛的飼料,比如玉米面、草料隨意混合一下,這樣做導致牛對飼料營養的吸收率很低。
之后,他按照專家提議,每次喂牛之前將牛的飼料用攪拌機攪拌均勻,通過喂食攪拌均勻的飼料,牛的生長速度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而接下來,吳連方和專家又給牛設計出了五個套餐,每種伙食按照牛的體重設計,精粗飼料的配比都不一樣,并且在其中適當加入維生素、氨基酸。
通過這種喂養方法,牛一天就可以增長3斤左右,雖然牛的喂食問題解決了,但很快他在牛場的管理上又出現了問題。
原來,有一次飼養員記不清飼喂量,又因為擔心牛餓著,就又喂了一遍,結果差點撐死了一頭牛。
為此,吳連方很著急,他覺得這樣粗放養殖不行,于是吳連方決定用上大數據,在人與牛之間搭建信息交流的橋梁,做到科學養殖。
他四處考察學習,從國外買回一套喂牛神器,他先是給每頭牛都打上了電子耳標,電子耳標中含有這頭牛的信息。
之后,他在每個石槽下都安裝了特殊的秤,和電腦監控設備聯網,人工智能會每天記錄每頭牛的進食大數據,之后再根據大數據給牛投喂飼料,實現精準的科學喂養。
通過使用這種方式,員工開著自動喂料車,一天兩次,一次一個半小時,就可以把1000多頭牛喂得很好。
但是,光知道牛吃了多少還不夠,之后他還給牛戴上了計步器,精準掌握每頭牛的運動信息。
正常的牛一天會走3500到4500的步數,如果達到了這個步數,就說明牛的身體很健康,但如果一頭母牛的步數突然間走高了,那么這頭母牛可能就進入發情期了。
通過大數據,他會及時地給母牛配種,使用這種養殖模式,不光可以對牛場進行精準的監控,還能降低牛的飼養成本。
養牛的問題解決了,可每次給牛做防疫檢查時,他養的牛都很不配合,于是吳連方利用動物怕亮的習性,專門為牛設計了一條S型的通道,通過這種方式給牛做防疫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所有養殖方面的問題都解決了,本以為萬事大吉,可令吳連方沒有想到的是,他在賣牛的時候竟遇到了大麻煩。
原來,吳連方養的是安格斯黑牛,這種牛肉的顏色是深紅色的,當他把自己的牛肉拿到市場上后,大家都一致認為他的牛肉不新鮮,這讓吳連方很受打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15年吳連方在牛街開了一家門店銷售他的牛肉,雖然一個小門店一天也就能賣出個幾百斤的牛肉,但吳連方卻把這里的門店當成了宣傳窗口,很多企業大客戶會來牛街看樣品采購,只要是企業客戶,吳連方都會免費送一點自己的牛肉。
由于自家的牛肉縮水少、口感緊實,很快他的牛肉在北京、河北一帶就打出了名氣,一天他就能賣六頭牛。
賺到錢后,吳連方又建起了冷凍加工廠,做起了肥牛卷。
之前,他在考察市場的時候,發現消費者對肥牛卷存在著很多疑惑,有許多人都認為肥牛卷都是碎肉合成的口感不行,而吳連方覺得這是個機會。
之后,他推出肥牛一號和肥牛二號兩種產品,肥牛一號是用牛的前胸和腹部肉制作,肥瘦相間,追求口感滑嫩多汁,肥牛二號用的是牛腿肉和牛油制作,為的是口感瘦而不柴。
優質肥牛卷讓很多餐廳和超市都很青睞,這樣的肥牛卷一斤能賣到40多元,并且他還開發了牛排產品,雪花牛排一般分為A1到A5五個級別,但吳連方只培育生產A3級別的雪花牛排,為的就是讓普通的大眾也能吃得起,通過這些銷售方式,他一頭牛就能賣4萬多元。
隨后,吳連方的肉牛存欄量慢慢增加到了4000多頭,但牛養得多了,大量的牛糞該如何處理就成了一個問題。
為此,吳連方還專門將牛糞加工成了有機肥,用來種植玉米,而玉米和秸稈都用來做牛的青貯飼料,通過循環種養,他節省了30%的喂養成本,算下來一年能節省700多萬元。
到了2021年,吳連方的牛場年銷售額高達1.8億元。
那么,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