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4日訊(編輯 史正丞)接連在與貿易伙伴、美聯儲的沖突中吃癟的特朗普,周三轉而將怒火發泄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身上。
作為背景,由于澤連斯基周二公開拒絕接受所謂的“特朗普俄烏停火提案(最終版)”,原定周三在倫敦舉行的美歐烏外長會議最終被取消,降級為低級別磋商。根據此前報道,美國的提案中包括美方承認克里米亞為俄羅斯領土,并默許俄羅斯控制已經占領的烏東四州區域。而澤連斯基則公開表示,克里米亞問題沒啥可談的。
對此,特朗普憤怒地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指責正是“澤連斯基的煽動性言論”,才導致戰爭如此難以平息。他也進一步強調烏克蘭的局勢岌岌可危,澤連斯基“可以選擇和平,也可以再打3年,然后失去整個國家”。他還炮轟澤連斯基的聲明只會延長“殺戮戰場”,現在烏克蘭和俄羅斯士兵正在無緣無故地送命。
(來源:社交媒體)
美國總統同時強調,克里米亞是十多年前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問題,甚至都不是現在談判的重點。
在帖子的最后,特朗普也繼續毫無緣由地鼓吹“非常接近達成協議”,喊話“無牌可打”的澤連斯基“盡快把事情搞定”。
據美國媒體援引了解談判情況的歐洲官員報道稱,在上周的巴黎會談期間,美國方面向烏克蘭和歐洲提出了一攬子停火方案。但當時魯比奧等美方代表將此描述為“僅僅是構想”,而且內容可以更改。
然而數天后,當美國的提案見諸媒體時,已經變成了“特朗普的最終提案”,令烏克蘭官員十分驚訝。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也加大了對烏克蘭的口頭施壓。美國副總統萬斯周三在印度參觀泰姬陵時表示:“美國已經向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提出了非常明確的建議,現在該由他們決定是否接受,否則美國將退出這一進程。”
萬斯也補充稱,美國的提案將凍結當前戰場狀況,同時尋求達成長期外交解決方案,雙方都需要放棄目前控制的部分土地。
在另一邊,知情人士透露,周三倫敦會談的降級是因為周二烏克蘭向歐洲國家提交了一份文件,表示在“全面無條件停火”之前不會討論領土問題。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也要求歐盟在談判結束前解除制裁,歐洲方面則堅決表示反對。
足以見得,目前美俄之間達成的合意,與美國能讓烏克蘭、歐盟接受的條件差距之大。
特朗普的公開發怒,也使得本周六教皇方濟各的葬禮成為新的焦點。據悉,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都將親自出席葬禮,同時歐盟三大機構的負責人,以及德國、英國、法國的國家元首也將出席。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京不會出席,將指派一名代表參加。
烏克蘭方面也表示,希望屆時能夠舉行美烏領導人面對面會談。
此前報道
就在特朗普對俄烏僵局難解顯出焦躁之態時,普京適時送上一針安慰劑。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19日下令,復活節期間,俄羅斯將停火30小時(當地時間19日18時至21日0時)。
普京宣布俄羅斯將停火30小時(視頻截圖)
但烏克蘭回應稱,俄軍仍在發動襲擊,并稱30小時停火不夠,需要延長至30天。
就在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放話:若烏克蘭問題談判再無進展,美國將退出斡旋。此番表態被認為白宮正在失去耐心。
俄方主動短暫停火、烏方要求延長停火期、美方不惜要“以退為進”促成果,一系列最新事態對俄烏局勢以及和談前景意味著什么?
外交出擊,釋放善意
在外界眼中,普京單方面“閃電”宣布“復活節停火”可謂出其不意。因為對于掌握戰場主動的俄羅斯來說,停火并非迫在眉睫。
按照普京的說法,決定短暫停火有幾方面考慮。
一是出于人道主義考慮。
二是作為試金石對烏方進行多重檢驗。包括檢驗其停火誠意、遵守停火的能力、參加和談與消除烏克蘭危機根源的意愿和能力。
還有分析指出,緊急采取這一行動似乎是為安撫白宮,顯示俄羅斯的停火意愿。
在警告將放棄調停前,美國已對俄方“怠慢”停火表達不滿,特朗普直言對普京“非常生氣”,并威脅征收“二級關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認為,俄方此舉主要出于政治與外交考量,可視為在外交上的一次主動出擊。
復活節是西方重大節日,俄宣布停火30小時,可釋放善意,與特朗普也是一種互動,展示俄方為和平作出努力。
與此同時,烏克蘭問題談判進入關鍵節點,美國發出可能放棄斡旋的信號,各方對“戰與和”必須有所決斷。
俄羅斯主動停火等于把球又踢給烏克蘭,爭取外交主動權。在軍事上,對已占據優勢的俄羅斯來說,也沒有實質性損失。
19日,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向普京匯報戰果:俄軍正在完成對庫爾斯克地區的最終控制,烏軍進入俄別爾哥羅德地區的企圖被俄軍挫敗。
如果能實現復活節臨時停火,這將是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首次。
然而,對于俄方“復活節休戰”,烏克蘭似乎并不買賬。
烏總統澤連斯基回應稱,俄軍前線突擊行動仍在繼續,并未停止無人機襲擊。
澤連斯基對普京的“復活節休戰”并不買賬(資料圖)
他提議,將停火期限延長至4月20日復活節之后,以便檢驗俄羅斯的真實意圖。
在他看來,30小時不足以建立真正的信任措施,而30天或能為和平創造契機。
張弘表示,烏克蘭將俄方行動解讀為俄外交施壓和軍事調整的手段,俄方則警告隨時反擊敵方可能違反停火的行為。
這說明雙方在停火問題上并無默契,再加上缺乏監督機制,臨時停火恐難真正實現,對俄烏和談或者達成特朗普政府推出的烏克蘭和平計劃也影響有限。
最后通牒,耐心漸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普京拋出停火“橄欖枝”之前,特朗普威脅退出斡旋,為局勢發展投下變量。
特朗普18日表示,如果烏克蘭問題的和談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明確進展,美國將不再參與斡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8日結束歐洲之行時也強調,如果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就放棄,“這不是我們的沖突……我們還有其他需要關注的重點”。
魯比奧放話稱美國或將退出俄烏和談(資料圖)
輿論認為,特朗普政府的表態顯示斡旋行動已陷入僵局,美方因缺乏進展產生挫敗感,正在失去耐心。
在張弘看來,特朗普政府威脅“退場”是對烏克蘭和歐洲下達“最后通牒”,表明美國不可能在俄烏問題上無限期耗下去。
首先,特朗普百日執政將至,必須兌現競選承諾,拿出外交成績單,否則會面臨國內政治壓力。
然而,目前特朗普在貿易戰、伊核問題、俄烏沖突等關鍵議程上均無斬獲,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希望似乎更渺茫。
其次,給自己解套,撇清美國責任,不是不想談,而是談不成,因為烏克蘭和歐洲不配合。
“這也凸顯特朗普交易型外交的特點,看重短期效益,不然就改換話題。”
但是,“最后通牒”預計不會有效,烏克蘭和歐洲目前都沒做好以妥協和犧牲換取和平的準備。
阻力巨大,恐難突破
競選時,特朗普曾夸下海口,當選后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
然而,時至今日,上臺已有三個月,除了高調制造一連串博眼球畫面:與澤連斯基在白宮吵翻、與普京兩輪公開通話、在俄烏之間張羅“穿梭會談”、派中東問題特使三度面見普京等等,似乎一無所獲。
迄今為止,在停火問題上,俄烏僅達成禁止打擊對方能源設施的30天“協議”,但一個月來雙方互指對方違反停火協議。日前,俄方宣布30天禁令到期。
從“24小時解決”到三個月徒勞無功,從誓言終結沖突到拋出30天停火計劃,從期望全面停火到限于能源設施的局部停火,特朗普下這盤烏克蘭和平“大棋”,可謂步步退卻,招招落空。
據消息人士爆料,失去耐心的特朗普似乎已為美國調停俄烏沖突設了時間表,最早下周作出決定。屆時,俄烏都將收到最終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作為更廣泛和平協議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準備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克里米亞的控制。
美方甚至拋出所謂“柏林方案”,即效仿二戰后對德國的分區控制模式,未來將烏克蘭一分為三,東部由俄羅斯控制,西部讓英法駐軍,中間部分歸烏克蘭所有。
有評論指出,在領土問題上讓步凸顯特朗普急切希望敲定俄烏停火協議。
此外,特朗普被曝計劃四度派遣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赴俄,勸說莫斯科接受美方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
在美國耐心耗盡前,烏克蘭問題會否取得突破?
張弘對此并不樂觀,認為特朗普遲遲未能解決俄烏沖突已經證明阻力巨大,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俄羅斯要價上升。
俄方雖然原則上同意與烏克蘭和談,但堅持將解決俄方安全關切、消除沖突根源作為前提,包括要求烏克蘭“中立化、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第二,烏克蘭的韌性被低估。
烏克蘭和歐洲雖有妥協,但仍堅持安全底線。
烏克蘭目前尚未作出重大讓步,與美方談礦產協議其實也是拖延戰術。歐盟已提出“豪豬戰略”以武裝烏克蘭,繼續抗衡俄羅斯。
“俄方雖然占據戰場優勢,但并未打破僵局,俄方想要速勝、完全擊潰烏軍并非易事。”
對于割讓領土方案,烏克蘭和歐洲更是難以接受。對澤連斯基來說,這無異于政治自殺;對歐洲來說,存在政治正確問題。
第三,俄烏缺乏互信。
當前,俄烏在戰略性和技術性問題上均無共識,這是和談難以啟動的最大障礙。
因此,短期內,特朗普政府在俄烏問題上難有突破,不排除美國放棄斡旋的可能性。
張弘認為,一旦美國退出,調停失敗,俄羅斯下階段或將升級軍事行動,以達到“以戰促和”的戰略目標。
不過,即使美國放棄斡旋,也不代表不會重返。作為全球性大國,美國不可能置身事外。如果局面失控或者出現重大轉機,美國也可能再次介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