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2025年4月23日,卡爾動力在上海國際車展舉行未來運輸機器人戰略發布會,正式推出全球首款重載未來運輸機器人KargoBot Space。該產品以無駕駛艙設計、超精度感知系統及通用平臺架構為核心,聯合地平線、禾賽科技、寧德時代等合作伙伴實現三大行業首發,并公布2027年量產計劃,首款車型定價25萬元起(含每年5萬元自動駕駛軟件服務費),目標覆蓋全貨運場景,開拓全球60萬億物流市場。
嘉賓從左到右依次為: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立忠,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金任群,中集車輛集團助理總裁、中集燈塔半掛車業務集團CEO舒磊,采埃孚商用車解決方案事業部亞太研發中心研發副總裁Des O’Regan,卡爾動力CEO韋峻青,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寧德時代換電業務總經理、時代騏驥CEO楊峻
全球首款無駕駛艙運輸機器人亮相
發布會現場,卡爾動力發布的KargoBot Space基于無人化運輸第一性原理,取消傳統駕駛艙,使載貨空間提升25%,有效載重增加10%,據測算可實現貨運客戶單車毛利5倍增長,單年每車新增收益25萬-40萬元。該車型采用32個傳感器構建360度無盲區感知網絡,包括行業首發的禾賽科技超高清激光雷達AT1440,其點云密度超越主流產品40倍,可精準捕捉復雜路況細節。核心計算平臺搭載商用車首發的地平線征程6P芯片,雙顆芯片組成的計算單元滿足無人化冗余需求,支持L4級自動駕駛全棧計算任務。
在補能體系方面,KargoBot Space成為首個接入寧德時代時代騏驥全國換電網絡的運輸機器人,配備最高1026kWh電池包,單次換電續航突破800公里。寧德時代換電業務總經理、時代騏驥CEO楊峻表示,雙方合作將通過智能換電底盤與自動駕駛路徑規劃的深度耦合,打造 "智慧運輸新能源走廊",實現干線物流 "無限續航"。
三大行業首發技術落地 構建全場景通用平臺
此次發布會實現三大行業首發:商用車領域首次應用禾賽AT1440激光雷達、首次搭載地平線征程6P計算方案、首個接入時代騏驥全國換電網絡。卡爾動力同步發布運輸機器人通用平臺化架構,通過智能模塊化底盤、可更換貨艙及靈活電池系統,支持近10種貨艙類型(含標準集裝箱、液體罐車等),軸距與電池配置可按需定制,覆蓋大宗貨運、快遞快運、城市配送等全場景需求。
配套的自動駕駛系統 KargoBot Neutron 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架構,融合 Robotruck、Robotaxi 及人駕系統百萬公里真實場景數據,支持動態自主學習與場景適配,并首次開放自動駕駛系統設計、計算平臺、線控底盤控制等核心技術開源,旨在成為行業通用技術基座。地平線創始人兼 CEO 余凱指出,征程 6P 的高性能計算方案將助力卡爾動力從固定路線場景向通用場景演進,加速自動駕駛重卡編隊的規模化落地。
25萬元起定價策略 開啟 "機器人車隊" 時代
卡爾動力公布產品路線圖,基于 KargoBot Space 的大宗貨運與快遞快運車型計劃 2027 年量產,采用 "硬件 + 服務" 模式,首款車型定價25萬元,每年收取5萬元自動駕駛軟件服務費。通過與時代騏驥合作的電池租賃及換電服務,進一步降低用戶購車成本,目標讓中小型貨運公司及個體司機均可擁有 "機器人車隊"。
在生態建設方面,卡爾動力聯合阿爾特汽車、中集車輛研發末端配送與城市快遞車型,與中通快遞、德達物流、福佑卡車等拓展市場應用,構建覆蓋技術研發、制造、物流運營的全產業鏈協作體系。截至2025年3月,該公司已累計完成L4級自動駕駛編隊運營里程2000萬公里,運輸貨物達2億噸公里,成為國內首個在華北、西北四地開展公開道路測試并打通北方大宗貨運走廊的企業。
卡爾動力CEO韋峻青表示,公司已實現商業閉環與技術閉環的雙向正循環,未來將通過開源戰略與通用平臺,覆蓋中國6萬億公路貨運市場,并向全球60萬億物流市場拓展。其目標是實現1%市場占有率,節約20%物流成本,十年內為社會創造千億價值。
此次發布標志著卡爾動力從L4級自動駕駛編隊運營向單車智能與全場景通用運輸機器人的戰略升級,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為物流行業降本增效及無人化轉型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有望重塑全球貨運裝備產業格局。(文:太平洋汽車 李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