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是高校領頭羊,不同人員擔任校長,所對高校實行的發展策略是不一樣的。頻繁調整校長會讓學校長期規劃難以連貫執行,學科建設和科研方向缺乏持續性?,甚至還會導致學校管理混亂和資源浪費,使學校穩定發展受到干擾。
國家為了讓高校可以得到穩定發展,規定大學校長的常規任期為?5年一屆?,畢竟五年時間足以檢驗出新校長做出的長期規劃是否可行。
雖然很多高校的校長任期時間都是正常的,但蘇州大學最近這些年校長調整卻比較頻繁。在2022年之前,蘇州大學歷任校長任職時間還都比較長。
比如錢培德教授在1996年到2006年擔任蘇州大學校長,朱秀林教授在2006年到2016年間擔任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教授在2016年到2022年擔任蘇州大學校長。
從1996年到2022年,一共26年時間,蘇州大學只經歷了3位校長的領導,但在2022年到2025年,只有3年時間,蘇州大學卻經歷了2位校長的領導。
張曉宏教授在2022年到2023年期間擔任蘇州大學校長,他在只擔任一年時間就卸任校長職位,開始擔任蘇州大學書記。
接替張曉宏教授的是應漢杰院士,他在2023年11月開始擔任蘇州大學校長,就在大家認為應漢杰院士能夠在蘇州大學深耕下去,帶領蘇州大學再上臺階的時候,又傳來了蘇州大學不愿看到的消息。
應漢杰院士
據澎湃新聞報道消息可知,蘇州大學網站“現任領導”欄目近日更新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應漢杰不再擔任蘇州大學校長職務,這意味著應漢杰院士卸任了蘇州大學校長。
從2023年11月到2025年4月,應漢杰院士才在蘇州大學任職了一年多時間,按照大學校長任期五年來看,應漢杰院士的卸任不僅讓人意外,也讓人感到可惜,很多人都稱應漢杰院士的卸任,對蘇州大學來說是一件損失。
要知道應漢杰院士在1969年出生,今年才56歲。說實話56歲在院士群體中是比較年輕的存在,這個年齡正處于精力充沛的重要時期。
應漢杰院士
而且應漢杰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制藥工程專家,他憑借科研成果先后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7)、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5)、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趙永鎬創新成就獎(2019)等榮譽。
他在蘇州大學擔任校長,不僅會促進蘇州大學藥學院的發展,也會帶動蘇州大學前進,但如今應漢杰院士卸任了,這對蘇州大學來說是一件壞事。
應漢杰院士
應漢杰院士在卸任蘇州大學校長后,或有2個去向。
第一個,來到南京工業大學任教
應漢杰院士本碩博均畢業于南京化工學院,而南京化工學院就是現在的南京工業大學。在2008年,他受聘為了“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高新區第二批海外領軍人才”。
應漢杰院士現任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而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與華東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聯合申請成立的一個科研機構。
綜合這些信息來看,應漢杰院士卸任蘇州大學校長后,有一定概率會來到南京工業大學任職。
第二個,來到其他空缺校長的高校任職
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校長處于空缺狀態。
比如近日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院士履新同濟大學書記后,同濟大學校長就處于空缺狀態。
可能有的人會說,應漢杰院士與同濟大學也沒有什么關系,他來到同濟大學任職的概率應該是零。
但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大學現任校長馬琰銘院士在來到浙江大學任職前,長期在北方高校學習和工作,他本碩畢業于延邊大學,博士畢業于吉林大學,曾擔任吉林大學副校長。
馬琰銘院士
就目前國家任命高校校長情況來看,任何任命情況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大家對于一些不符合大家預期的任命,也要理性看待。
你認為應漢杰院士在卸任蘇州大學校長后,會來到哪里任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