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燕波
在汽車產業邁向智能化、電動化的浪潮中,“豪華”的定義正被重新書寫。過去,豪華車以動力性能、內飾材質或品牌歷史為傲;而如今,隨著用戶對安全需求的升級,“安全”逐漸成為衡量豪華的核心標尺。賽力斯在上海車展上提出的“安全是最大的豪華”,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次對行業價值體系的顛覆。
通過構建覆蓋“生命保護”“車身防護”“健康呵護”“隱私守護”的四大智能安全體系,賽力斯以場景化思維重新定義了安全邊界,將技術硬實力與用戶關懷深度融合。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極致踐行。
一、無死角的“安全堡壘”
在傳統汽車安全框架中,車身結構與碰撞測試是核心課題,但賽力斯將這一領域推向了更高維度。其首創的“720°安全保護架構”,通過全球最大鋁合金一體化壓鑄后車體(已應用于問界M9(參數丨圖片))和即將量產的鎂合金壓鑄技術,實現了車身輕量化與超高強度的兼得。這種結構創新不僅降低了碰撞時的能量傳遞風險,更通過模塊化設計大幅提升生產效率。
電池安全方面,賽力斯的“五層電池防御體系”堪稱行業標桿。從電芯級熱失控抑制到整車級防火隔離,再到云端實時監控,每一層防護都直擊用戶對電動車的安全焦慮。數據顯示,問界用戶累計行駛124億公里中純電占比超70%,而零重大電池事故的記錄,正是對其技術可靠性的無聲證言。
賽力斯的生命保護體系,本質上是將工程學與智能化深度耦合。傳統車企往往聚焦于“如何減少傷害”,而賽力斯的目標是“如何讓傷害不發生”。
二、數據迭代安全邊界
在主動安全領域,賽力斯展現了“以數據驅動進化”的獨特邏輯。通過海量真實場景數據的訓練(累計超1100萬公里測試里程),其智能駕駛系統實現了前向、側向、后向全方位防碰撞能力的躍升。官方數據顯示,問界車輛已避免潛在碰撞超160萬次,這一數字的背后,是感知硬件、算法模型與用戶習慣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并未止步于單車智能。其“7×24小時云端安全服務系統”能夠實時分析車輛狀態,并通過OTA推送安全升級。這種“端云協同”的模式,讓安全防護從靜態配置進化為動態能力,真正實現了“越用越安全”。
觀點提煉:
傳統主動安全依賴硬件堆砌,而賽力斯證明了“數據即壁壘”。每一次用戶行駛,都在為下一代安全技術積累勢能。
三、重新定義“車內宜居性”
當行業還在比拼座椅材質與空氣凈化效率時,賽力斯已瞄準更高維度的健康標準——“五感健康座艙”。清新呼吸(高效濾芯+負離子凈化)、母嬰親膚(0甲醛環保材料)、舒適護眼(防藍光屏幕)、靜謐悅耳(聲學降噪)、抗擾無憂(電磁輻射控制),這些細節共同構成了用戶的全感官健康體驗。
問界M5、M7、M9在中國汽車健康指數測評中均獲五星認證,M9更拿下“高效凈化衛士”稱號。這些成績不僅是對材料的嚴苛把控,更是對用戶真實需求的精準洞察——健康,已成為智能時代用戶的核心剛需。
賽力斯的健康體系,跳出了“配置清單”的競爭邏輯,轉而關注“人車共處時的身心狀態”。這種思維轉變,恰恰是豪華品牌應有的溫度。
四、從數據到信任
智能化帶來的數據安全風險,一直是用戶隱憂。賽力斯通過“云-管-端-芯”四層縱深防御體系,將隱私保護提升至戰略高度。從數據加密傳輸到本地化存儲,再到用戶授權管理,每一步都遵循“最小必要原則”。
更值得關注的是,賽力斯并未將隱私保護視為技術孤島,而是將其融入產品全生命周期。例如,問界M8上市即通過“2025中國新豪華SUV新質卓越車型”認證,其中數據安全評分占據重要權重。這種“安全即賣點”的策略,正在重塑用戶對智能汽車的信任基礎。
在數據濫用頻發的當下,賽力斯的隱私守護體系不僅是技術方案,更是一份對用戶的“道德承諾”。
賽力斯在上海車展的亮相,本質上是一場關于“豪華價值觀”的宣言。當行業仍在追逐屏幕尺寸、零百加速時,賽力斯選擇回歸本質——安全。這種選擇看似保守,實則充滿遠見。
數據顯示,問界用戶中超74%激活智能輔助駕駛,超60萬車主用腳投票,印證了市場對“安全豪華”的認可。而杰蘭路2024年研究報告(品牌發展信心指數、NPS雙項第一)則進一步證明,賽力斯的理念正在轉化為用戶忠誠度。
未來,隨著智能汽車競爭進入深水區,安全將成為區分“偽豪華”與“真高端”的核心標尺。賽力斯以四大安全域為支點,不僅樹立了行業新標桿,更開辟了一條“以安全定義豪華”的差異化賽道。這場革命,或許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