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季后賽開打后,整個西部給人的感覺是混亂。常規賽階段,從西部第二的火箭到西部第八的灰熊,前后只差4個勝場,特別是湖人到森林狼的區間,1個勝場差距卻擠進了四支球隊,包括掘金和快船,這在NBA歷史上也不多見。到了季后賽,這種競爭陷入白熱化,勇士可以憑借豐富的經驗+雙核庫里與巴特勒火力全開掀翻稚嫩的火箭,快船有戰神倫納德,約基奇各種假摔反而成了笑談。湖人雖然丟掉了主場優勢,但也逐漸找到了對付森林狼的方法,就用區域聯防針對愛德華茲,同時做好護框。
但唯獨有一組對決顯得格格不入,就是雷霆和灰熊的系列賽。兩隊前兩場交鋒,雷霆分別131-80、118-99大勝灰熊,合計贏對手70分!雷霆在季后賽場均124.5分+54.5籃板+防守效率85.6+蓋帽8.0+三分出手46.5次均為聯盟第一,全能六邊形球隊!所以美媒《BR》將雷霆奪冠概率上調至60.9%,獨一檔的存在。可是這支雷霆真的有這么強么?或者說灰熊太弱?這里就要從球隊老大亞歷山大說起,從常規賽戰神,到季后賽比較尷尬的局外人,他首先暴露了一些短板,或許亞歷山大真被高估了。
雷霆51分大勝一戰,亞歷山大全場13中4,拿到15分5助攻,三分球7中1;雷霆19分大勝一戰,亞歷山大29中10,三分球10中3,拿到27分8籃板5助攻。兩場比賽合計42次出手拿到42分,場均5.5次罰球。比較尷尬的是,亞歷山大有效命中率38.1%,排在季后賽第107位(一共112人),墊底水準!首先,亞歷山大提前鎖定本賽季MVP。無論是美媒提前曝光的一些媒體記者選票,還是三大美媒給出的概率預測,亞歷山大都領先約基奇不少!從球員匿名調查來看,亞歷山大拿到MVP的支持率是56%,約基奇只有37%!
用聯盟匿名高管的話說,約基奇當然也值得MVP,但亞歷山大本賽季常規賽表現是現象級的,他把雷霆帶到了歷史級別高度。其次,亞歷山大也提前鎖定了今夏4年2.94億超級頂薪續約資格,無論本賽季能不能拿到MVP或者入選最佳陣容,因為此前兩個賽季都入選最佳陣容,已經激活超級頂薪極機制。從27-28賽季起,他薪資分別是:6568萬+7094萬+7619萬+8145萬美元,NBA歷史首位8000萬先生!但是,即便灰熊再不堪一擊,為什么亞歷山大到季后賽效率大幅下滑?這里面有兩個重要原因。
其一,季后賽吹罰尺度和常規賽完全不一樣。亞歷山大本賽季常規賽有很多爭議時刻,比如打快船那場丑陋的勝利,關鍵時刻亞歷山大連續罰球,他對祖巴茨的犯規裁判也視而不見,聯盟有力捧的嫌疑。包括打勇士轟下52分,全場21次罰球,但勇士最終拿下勝利,這也引來灣區媒體不滿,直言正義戰斗到了最后。從愛德華茲到掘金前任主帥馬龍,再到洛杉磯一些媒體記者,大家普遍的共識是亞歷山大常規賽罰球(場均9次)不多,但關鍵時刻太頂用了!因為他總能站在罰球線上。
但季后賽不一樣,吹罰尺度更偏重于對抗后,亞歷山大對抗劣勢會逐漸暴露,他增加了投射比重,特別是打灰熊,他或許沒有太大壓力,但投射本不是他強項,三分球命中率23.5%。其二,本賽季當亞歷山大不在場時,球隊百回合凈效率值是+5.7,這甚至比西部第二火箭的效率值(+4.6)還要高。雷霆有沒有亞歷山大,可能都是西部第一的水平,只不過常規賽未必能贏到68場(預計能到58-60勝場之間)。可是隨著季后賽深入,如果對手能匹配上雷霆強度呢?西部前八里面,就灰熊鋒線最弱,缺乏高度和對抗。
其他球隊,比如快船有瓊斯和鄧恩這種防守精英,還有哈登持球點+戰神小卡,雷霆和亞歷山大短板都會被放大。雷霆缺少持球點+依賴罰球+整體高度不足,還有嚴重缺乏季后賽經驗,雷霆未必能過關。聯盟的力捧有些時候不是好事,拔苗助長適得其反,亞歷山大一定需要多踩幾個坑,多摔幾次才能變得更強。雷霆經過過去幾年的淬煉,崛起速度確實很快,但遠沒有達到本賽季立刻奪冠級別。亞歷山大也是如此,雖然本賽季鎖定MVP,但他或許也被高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