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說著要把關稅戰進行到底,但行動卻很誠實,特朗普在連退兩步之后,似乎下定了決心要和中國進行談判,以期盡快結束這場貿易戰。
對此,中國駐美大使送出16個字來,形象描述了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那就是“不能病急亂投醫,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美國的經濟病了,該吃藥的是他自己。
特朗普是真的想結束貿易戰嗎?中方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01 特朗普進入“焦慮時刻”
在中國推出一系列反制措施之后,特朗普先是豁免了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半導體制造設備在內的20多項電子產品對等關稅,接著又在4月17日表示不會再對中國增加關稅,甚至可以考慮降低關稅,會在3到4周的時間里和中國達成協議。
很明顯,在始終等不到中國電話的情況下,特朗普已經明白,中國所說的“奉陪到底”是動了真格,如果不首先進行讓步,中國不介意和美國“戰斗到底”。
雖然特朗普連退了兩步,但尚未達到中方要求,想在3到4周時間里達成協議幾乎不可能,隨著各種連鎖反應的出現,特朗普更加焦慮。
來自金融市場的數據表明,關稅戰以來,美國的股債匯三市全面雪崩,美聯儲堅決不愿降息,通貨膨脹的壓力與日俱增,而6月份即將有超過6萬億美元的國債需要償還,特朗普必須發行新債還舊債。
可問題是,現在大家都在拋售美債,新發行的美債賣給誰?
對于實體經濟來說,更是一片狼藉,中國針對性地利用關稅反制了美國能源、農業等行業,又通過稀土管制、實體清單、拒收波音飛機等非關稅限制措施,對美國軍工、高科技、大飛機等一系列重要行業進行精準反制。
如今,美國眾多行業已經面臨嚴重的供應鏈危機,以至于白宮不得不緊急籌備組建一個“供應鏈工作組”,包括副總統萬斯、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人都將成為該小組成員,共同應對已經出現的供應鏈問題。
美國國內對特朗普的反對聲浪不斷升高,奧巴馬、拜登、克林頓三位前總統先后發聲,批評特朗普的政策,前總統對現任總統如此明確的表達不滿,這種情況在美國歷史上幾乎是絕無僅有的。
4月19日,全美多地爆發大規模反特朗普示威游行,該游行由“50501運動”民間組織發起,據說全球有超過500萬人參與,在美國舉行了超過700場“行動日”活動。
此外,在中國率先反制美國之后,世界各國開始重新審視應對美國關稅戰的策略,那些原本想要妥協的國家開始變得強硬起來,就連日本這個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也開始對美國說不。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之下,特朗普的確很焦慮。
02 中美談判不可能一蹴而就
4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中醫藥文化開放日活動,我大使出席并致辭,他借用中醫藥“標本兼治、固本培元”的理論,指出美國對于自身的經濟問題,不能病急亂投醫,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而應該正視自己的問題,找準病灶、開對藥方。
特朗普愿意自己“吃藥”嗎?幾乎沒有這種可能性,美國的問題是系統性、結構性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社會體制的問題,要想徹底解決,恐怕是一場傷筋動骨的變革,特朗普沒這個魄力,更沒這個實力。
所以特朗普寧愿讓別人“吃藥”,自己也是不愿意的,但他忘了一個關鍵問題,今天的世界已經不是上個世紀的世界,美國已經逐漸走下了巔峰,而中國的發展則是日新月異。
目前的情況是,特朗普很難直接撤銷對中國加征得離譜關稅,如果他這樣做了,將徹底暴露美國色厲內荏的真實面目,其他國家誰還會把他當一回事?國內的支持者也會心灰意冷,對特朗普的崇拜將會一落千丈。
但現在不談又不行,特朗普只能用“曲線救國”的方式,適當對中方釋放緩和信號,同時加緊與其他國家的談判,試圖在這些國家身上撈到油水。
和日本的談判是最典型的例子,特朗普希望日本增加購買美國的汽車,并且更多地分擔駐日美軍的軍費,他希望用日本打個樣,為此后的談判鋪平道路。
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各國陷入“囚徒困境”,近日,特朗普又開始脅迫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可見他并未從心底真正想對中國讓步。
這會是一個反復拉扯的過程,中國的原則很清楚,誰傷害中國的利益,中國就對誰相應反制,特朗普會不斷試探,在“進兩步退一步”的過程中,和中國進行博弈。
只是不知道,這一過程會持續多久,如果到明年美國的中期選舉時仍然沒有眉目,特朗普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事件發生于2025-04-20 國外,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