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吸煙有害健康,這句話可謂至理名言。但俄羅斯偏偏不信邪,越是有害的事情他們越喜歡嘗試。放在一般人眼里叫“作死”,而在他們的支持者眼里不知為何混了個“戰斗民族”的諢號。
4月22日,位于弗拉基米爾州基爾扎奇鎮的,俄羅斯導彈炮兵總局第51彈藥庫爆炸事件引人注目。這里是俄羅斯最大的幾個彈藥庫之一,也是為保衛莫斯科的部隊提供彈藥的重要倉庫,最大存儲容量號稱可達28萬噸。
然而在當日的爆炸中,該倉庫損失慘重。方圓數十公里內的居民都拍到了爆炸的火焰和蘑菇云,有居民表示彈藥庫的爆炸持續了整整一晚,直到第二天還能看到燃燒的火焰和濃煙。
經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災衛星圖確認,整個彈藥庫已被大火覆蓋。火災已經持續超過24小時,甚至有部分爆炸的彈藥落到了距離彈藥庫10公里外的地方,當地居民已開始緊急疏散。
這座彈藥庫在爆炸前據悉存儲了包括“伊斯坎德爾”導彈、“托奇卡-U”導彈、“匕首”導彈以及各類S系列防空導彈等各種彈藥。作為拱衛莫斯科的重要保障,這座彈藥庫的爆炸讓俄軍損失不小。
然而在進行了初步調查后,俄國防部表示初步排除了烏軍空襲的可能。俄軍方懷疑是倉庫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違反安全規定,在嚴禁煙火的區域吸煙導致的火災,進一步引爆了彈藥庫的彈藥所致。
不過這個理由顯然讓外界難以信服,當初俄羅斯境內多個目標被烏軍無人機或者游擊隊襲擊完成爆炸損失。但當時俄國防部都將其歸為吸煙、或錯誤操作等,直到后面又被烏軍襲擊后才不得不承認并非“吸煙”等問題造成。
此次第51彈藥庫的爆炸基本毀滅了這座大型彈藥庫的功能,不管是不是所謂吸煙的問題,俄軍實實在在失去了10萬噸的彈藥。雖然還能慢慢補充回來,但對于經濟迅速下滑的俄羅斯而言無疑又多了一條放血的傷口。
在倫敦的烏克蘭問題和平談判會議未能成功舉行,由于美國提出的和平談判提案中涉及到克里米亞歸屬問題。美國在提案中疑似偏向俄羅斯,要求烏克蘭承認俄對克里米亞的主權歸屬,這一提案遭到了烏克蘭方面的拒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要求。歐盟代表也在事后表示,美國的提案有嚴重問題,需要考慮烏克蘭的要求,并呼吁美方向莫斯科真正施壓。
其實就像昨天所說,指望俄主動放棄已經占領的領土是極度困難的,僅通過政治談判的方式難以改變俄本身的性格。可以預見在今年內雙方還會邊打邊談,就看誰先繃不住了。
當前戰場上雙方戰線變化不大,俄軍在烏東紅軍村前線受挫后選擇了后退。不過他們在其他地方又嘗試發起新的進攻,扎波羅熱地區俄軍組織了一支300人的隊伍,外加40輛裝甲車試圖突破烏軍防線。
烏軍出動了包括豹2坦克在內部隊,配合無人機部隊進行了防守。經過一天激戰后,俄軍未能取得突破,反而損失了超過15輛裝甲車和100名士兵,不得不選擇撤退。
別爾哥羅德方向烏軍第225團突襲了俄軍邊防部隊,俄軍在遭到襲擊后紛紛逃離陣地。直到烏軍占領陣地后,俄軍才重新組織部隊與烏軍作戰,而這一情況在別爾哥羅德已經反復上演。
烏軍頻繁對邊境的俄軍部隊進行襲擾,當俄軍防守不嚴密時就會被攻城掠地。而當俄軍組織好部隊反擊時,烏軍又逐步退回烏境內。反復如此后,俄軍邊防部隊陷入疲憊,著名的“持久戰”正在俄烏戰場上重演。
從莫斯科主動提出和談開始,這場戰爭才正式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要讓它徹底結束還需要戰爭發起方的敗退才行,沒有受到實際上的大敗莫斯科就會一直認為自己還可以繼續。
51彈藥庫的驚天爆炸就在距離莫斯科不到60公里處,而爆炸的轟鳴就是對戰爭發起者的最后警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