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72小時,島內局勢又要爆了。
國民黨喊話上街,民眾黨點頭站隊,就連島內媒體也在倒數計時——4月26號,他們打算把凱道變成“反賴清德”大本營。這場大動作,恐怕不只是抗議這么簡單,更像是一次“政局豪賭”。
按目前的態勢來看,國民黨這次拼了。朱立倫喊來“藍營”全體支持者,聯手黃國昌,不再管過去恩怨,擺明了就是要給賴清德一個下馬威。這種聯盟之前選舉時都沒成功,現在為什么能成?
原因其實不難理解。賴清德上臺以來,一路壓制反對聲音。柯文哲被關了八個月,反而讓更多年輕人投向民眾黨;國民黨在“立法院”也屢屢吃癟,基本沒有什么能量反擊。賴清德看上去像是全面碾壓在野陣營,可問題也正是從這開始。
壓力大到一定程度,會逼人站在一起。國民黨明白軟弱只會被吃得更慘,民眾黨也清楚,今天是國民黨被打,明天可能就是他們。團結未必是因為信任,而是因為共同的敵人。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連民進黨自己都撐不住了。趙少康曝出已有8位民進黨前高層退黨,這可不是小事。島內不少政界老人也開始質疑賴清德的強硬政策,政治版圖正在悄悄裂開。
賴清德當然不愿意被逼退。他的應對方法是——把抗議直接定性為“黑幫活動”。朱立倫收到“組織犯罪”傳票這件事,不僅是打擊國民黨的動作,也是在告訴所有異議者:誰敢站出來,我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但這就像是加了一把火。本來只是政黨博弈,現在變成“政府vs民眾”的對立感。一旦有人開始覺得“我們連上街都成黑幫”,那對立情緒只會越來越深。
更關鍵的是,島內民意已經不像以前那么好控制。賴清德想用強勢維穩,結果可能事與愿違。就算能壓住一時,也壓不住四面八方的反彈。凱道上的人越多,臺當局就越難裝作“這一切都在掌控中”。
這場對抗已經不是單純的政治操作,更像是一場全民公投:是繼續讓一個人把持全局,還是讓不同聲音能有一席之地?
我個人覺得,這次“藍白聯手”,不管最終有沒有成果,至少說明一點:在島內,“閉嘴”這件事越來越難推行了。就像很多年輕人說的:“你要我們安靜,那得先讓我們服氣。”
賴清德的強勢背后,其實藏著不安。他擔心自己的支持基礎越來越小,于是只能靠高壓維穩。可政治從來不是靠壓住一半人就能長治久安的事。就像水壺里的蒸汽,捂得太緊,終有爆炸的一刻。
這一次,不是誰能贏的問題,而是誰能挺到最后。
你覺得,誰的勝算大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一起聊聊島內這場即將上演的政治“生死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