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名木是“綠色的國寶、活著的文物”,是城市的瑰寶和沉淀歷史的活史書。4月22日,在第56個世界地球日當天,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人民法院作為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法院,與河南省林業局、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鄭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南陽市臥龍區人民法院聯合為武侯祠古樹群頒布《司法保護令》,以法之名守護綠水青山,為古樹名木撐起“法治護盾”。
武侯祠古樹群位于南陽市臥龍區三國園武侯祠內,林區面積近百畝,擁有200余株百年以上古樹名木,其中樹齡超1000年的就有三棵。古樹的主干蒼老斑駁,枝葉蔥蘢茂盛,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儀式現場,淅川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少普詳細闡述了古樹群的歷史意義與生態貢獻,并強調了淅川法院對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重視與決心。隨著《司法保護令》的發布,武侯祠古樹群正式納入司法保護體系,標志著其生態與文化遺產價值得到了司法層面的強化保障。
淅川法院作為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法院,集中管轄南陽市的淅川縣、鄧州市、鎮平縣、臥龍區、宛城區、高新區、方城縣,平頂山市的葉縣、魯山縣、寶豐縣、郟縣等11縣市區環境資源案件。此次向古樹群、古文物等歷史文化遺產發出司法保護令,是集中管轄以來運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文化資源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踐行能動司法理念、加強生態保護的又一次探索和嘗試。淅川法院將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凝聚環境資源保護合力,為保護自然和社會歷史遺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司法力量。(劉振偉 畢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