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華采堂企業承辦的非遺燈會旅游創新發展活動在四川省自貢市舉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秦淮燈會代表性傳承人、南京秦淮燈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藝術總監顧業亮以“秦淮燈會:萬盞花燈映秦淮,千年文化耀古今”為題作案例精講 。現刊發全文如下:
秦淮燈會,作為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以“萬盞花燈映秦淮”的璀璨盛景,不僅點亮了古都的夜色,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的發展模式和國際化的品牌影響力,成為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這一融合歷史傳承、經濟效益與全球視野的文化品牌,正以獨特魅力引領燈會行業的革新與發展。
一、千年傳承:文化品牌的根與魂
秦淮燈會的歷史可追溯至南朝,歷經唐宋興盛、明清鼎盛,至今已有1700余年,被譽為“天下第一燈會”和“秦淮燈彩甲天下”。其文化內核在于:
1. 非遺技藝的活態傳承:秦淮燈彩以純手工制作為特色,扎燈藝人需獨立完成數十道工序,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顧業亮等匠人通過學校授課、國際交流,將技藝代代相傳,南京現有超百名扎燈藝人及近萬名從業人員。
2.歷史場景的沉浸式還原:依托《上元燈彩圖》等古畫,白鷺洲公園復原明代市集,融合非遺品鑒、古風互動,重現“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的市井繁華,賦予游客穿越時空的文化體驗。
3.寓意與美學的結合:燈組設計融合詩詞雅韻、吉祥符號(如魚躍龍門、百鳥朝鳳),以藝術語言傳遞中式浪漫與美好祝愿。
二、創新驅動:科技賦能與業態升級
秦淮燈會通過傳統與現代的碰撞,實現從“民俗活動”到“文化IP”的轉型:
1.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無人機搭載荷花燈升空、聲光電技術打造沉浸式光影秀、玻璃鋼等新材料提升燈彩質感,使傳統燈組煥發時尚活力。
2. 多元化場景拓展:燈會劃分夫子廟、白鷺洲、老門東等主題展區,結合水上燈景、生肖燈組、青藏高原“四方景牌燈”等元素,形成“一步一景”的游覽體驗。
3. 夜間經濟的引領者:響應國家夜間文旅經濟政策,秦淮燈會聯動餐飲、購物、文創市集,打造“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消費場景,成為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三、經濟效益:文旅融合的共贏模式
秦淮燈會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力助推器:
1. 直接收益顯著:2024年法國塞雷市燈會吸引16萬人次,門票及衍生收入超300萬歐元;國內方面,夫子廟景區單日游客量超20萬,春節黃金周旅游收入更高。
2. 產業鏈協同發展:燈會帶動文創產品熱銷(如“秦淮禮物”旗艦店營業額增長86%)、酒店餐飲業繁榮,并催生設計、策劃等新興行業崗位。
3. 循環經濟實踐:海外燈會通過翻新舊燈組降低成本,契合歐洲綠色理念,實現環保與收益雙贏。
四、走向世界
秦淮燈會以“中國故事”為媒介,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1.全球50余國的文化足跡:燈彩先后亮相美、英、法、日等國,形成中華文化輸出的矩陣效應。
2. 國際合作典范:2024年與法國塞雷市合作,將燈會整體“搬到”奧布里城堡公園,通過燈組展示、民樂表演、漢服體驗等,推動當地旅游業增長,促成兩城友好合作協議。
3. 民間交流的紐帶:非遺傳承人顧業亮在埃及、荷蘭等國開展培訓,吸引外國友人學習扎燈技藝,甚至收徒授藝,以“燈彩語言”傳遞吉祥與友誼。
五、未來展望:品牌引領與可持續發展
秦淮燈會的成功經驗為行業提供范本:
1. 市場化運作:成立專業公司統籌設計、運營,推動燈會從“文化展示”向“產品輸出”轉型,實現可持續盈利。
2. 數字化創新:探索元宇宙燈會、虛擬現實互動等新形式,吸引年輕群體,擴大品牌輻射力。
3. 全球布局深化:以“一帶一路”為契機,與更多國家共建燈會項目,推動中華文化融入世界節日體系。
萬盞花燈映秦淮,千年文脈耀九州。秦淮燈會以文化為根、創新為翼、市場為帆,不僅點亮了南京的夜空,更以璀璨之光跨越山海,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典范。未來,這一品牌將繼續以包容與開放的姿態,引領燈會行業邁向更廣闊的天地,讓世界看見中國文化的溫度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