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青州府有個叫魯家村的地方,村里住著一位手藝精湛的木匠,名叫魯大壽。此人年方三十有五,生得濃眉大眼,膀大腰圓,一手木工活計在方圓百里無人能及。他做的家具榫卯嚴絲合縫,雕花栩栩如生,連縣太爺家的小姐出嫁都要專程請他打制嫁妝。
可這魯大壽有個倔脾氣,最看不慣那些仗勢欺人的主顧。若是貧苦人家求他做活,他分文不取;若是為富不仁者上門,便是搬來金山銀山他也不接。如此一來,魯大壽雖名聲在外,家中卻常常揭不開鍋。
這年臘月,魯大壽的妻子柳氏染了重病,請遍郎中都說需用百年人參做藥引。魯大壽變賣家當,連祖傳的一套木匠工具都典當了,仍是湊不夠銀兩。眼看妻子一日比一日憔悴,魯大壽心如刀絞。
這日清晨,魯大壽蹲在破敗的院子里,望著光禿禿的棗樹發呆。忽然聽見屋里傳來妻子虛弱的咳嗽聲,他抹了把臉,抄起墻角一把銹跡斑斑的斧頭就往外走。
"大壽,你去哪兒?"柳氏在屋里喚他。
魯大壽強忍淚水:"我去山上碰碰運氣,興許能挖著野山參。"
柳氏知道丈夫是安慰她,這寒冬臘月,山上哪還有什么人參。但她不忍說破,只是輕聲道:"早些回來,我給你留碗熱粥。"
魯大壽出了門,卻沒往山上去,而是徑直走向村口的土地廟。這小廟年久失修,香火冷清,泥塑的土地公掉了一只耳朵,身上的彩漆也剝落了大半。
"土地公公,我魯大壽一生沒做過虧心事,為何落得這般境地?"魯大壽跪在神像前,額頭抵著冰冷的地面,"若您有靈,指點我一條明路,救救我那苦命的妻子吧!"
話音剛落,忽聽"啪嗒"一聲,土地公像后掉出一塊朽木。魯大壽拾起一看,竟是半截桃木令牌,上面歪歪扭扭刻著"借壽"二字。
"這是何意?"魯大壽正疑惑間,忽覺廟里陰風陣陣,那殘破的土地公像竟發出幽幽綠光。一個蒼老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魯木匠,念你心誠,老朽指點你一條路。七月半鬼門關大開時,你持此令牌往西行三里,見一株枯槐樹,繞樹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口中念'借壽借壽,閻王殿前走',便可入陰司見閻君。切記,閻王爺最喜能工巧匠,你若能討得他歡心,或可借得陽壽。"
魯大壽又驚又喜,連連叩首:"多謝土地公顯靈!可如今才臘月,離七月半還有大半年,我妻子怕是等不到那時..."
土地公的聲音漸漸飄遠:"生死有命...且看你造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魯大壽揣著桃木令牌回家,見妻子氣色更差,心中焦急萬分。他忽然想起祖傳的木工秘籍中記載過一種"續命鎖",據說能暫時吊住將死之人的一口氣。當夜,他翻出珍藏的幾塊上好檀木,連夜趕制起來。
三日后,一把精巧的檀木鎖掛在柳氏頸間。說來也怪,柳氏雖仍虛弱,卻不再惡化,就這么吊著一口氣熬過了寒冬,迎來了春天。
轉眼到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傍晚,魯大壽安頓好妻子,揣上令牌和一套木工工具出了門。按照土地公的指示,他往西行了三里地,果然見到一株三人合抱的枯槐樹,樹干中空,樹皮剝落,在暮色中顯得格外陰森。
魯大壽深吸一口氣,繞著枯槐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口中念道:"借壽借壽,閻王殿前走!"
話音剛落,忽覺天旋地轉,腳下土地突然塌陷。魯大壽只來得及驚叫一聲,便跌入無底深淵。不知墜落了多久,他"撲通"一聲摔在堅硬的地面上,睜眼一看,四周黑霧彌漫,遠處隱約可見一座巍峨宮殿,殿前懸掛著"森羅殿"三個血紅大字。
"來者何人?竟敢擅闖陰司!"兩個青面獠牙的鬼差從霧中跳出,手中鋼叉直指魯大壽咽喉。
魯大壽慌忙掏出桃木令牌:"小人是受土地公指點,特來求見閻王爺。"
鬼差查驗令牌,冷笑道:"區區凡人,也配見閻君?不過今日鬼門關大開,算你走運。跟我們來!"
魯大壽戰戰兢兢跟著鬼差穿過陰森長廊,兩旁盡是受刑的鬼魂,哀嚎之聲不絕于耳。終于來到大殿,只見殿上端坐一位黑面長須的王者,頭戴冕旒,身著黑袍,正是閻王爺。左右判官手持生死簿,牛頭馬面侍立兩側。
"跪下!"鬼差一腳踢在魯大壽膝窩。魯大壽撲通跪倒,額頭觸地:"小人魯大壽,拜見閻王爺。"
閻王爺聲如洪鐘:"魯大壽,你陽壽未盡,為何擅闖陰司?"
魯大壽含淚道:"回閻君,小人妻子柳氏病重,陽壽將盡。小人斗膽前來,想向閻君借十年陽壽給她。小人愿以自己陽壽相抵!"
殿上眾鬼聞言哄笑。閻王爺拍案喝道:"荒唐!陰陽有序,壽數天定,豈容你說借就借?"
魯大壽連連叩首:"求閻君開恩!小人別無他長,唯有一手木工活計還算拿得出手。若閻君不棄,小人愿效犬馬之勞!"
閻王爺捋須沉吟:"哦?你擅長木工?正好本殿奈何橋年久失修,你若能在一夜之間將其修好,本王或可考慮你的請求。"
魯大壽大喜:"小人愿試!"
閻王爺揮手,兩個鬼差領著魯大壽來到忘川河邊。只見一座破敗的木橋橫跨血黃色的河水,橋板殘缺不全,欄桿東倒西歪,無數亡魂戰戰兢兢地從橋上走過,不時有人跌落河中,被厲鬼撕扯吞噬。
魯大壽倒吸一口涼氣,這橋比他想象的還要破敗。但想到病榻上的妻子,他咬咬牙,取出隨身攜帶的工具,開始干活。
陰間的木頭與陽間不同,入手冰涼刺骨,且堅硬如鐵。魯大壽的手很快磨出血泡,但他渾然不覺,全神貫注地鑿榫修卯。奇怪的是,他每修好一處,那木頭便漸漸有了溫度,竟似活過來一般。
天亮前,整座奈何橋煥然一新。橋板平整堅固,欄桿雕著祥云紋飾,連橋頭的牌坊都重新立了起來。過橋的亡魂不再恐懼,甚至有鬼差駐足欣賞橋上的雕花。
閻王爺聞訊親臨查看,撫掌贊嘆:"好手藝!不過這只是第一關。本王還有兩樣東西要你做。"
魯大壽擦擦汗:"請閻君示下。"
閻王爺道:"陰司轉世輪盤年久失修,常有魂魄投錯胎。你若能做個新的,讓輪回有序,本王便再退一步。"
魯大壽領命來到轉世殿,只見一個巨大的木制輪盤歪斜地立在殿中央,齒輪卡頓,轉動不靈。他仔細研究結構,發現是軸心磨損導致。
魯大壽靈機一動,取出一塊隨身攜帶的桃木,雕成新的軸心。這桃木本就有驅邪之效,做成輪軸后,整個轉世輪盤運轉如飛,再無異響。更妙的是,魯大壽還在輪盤邊緣刻上十二生肖圖案,讓投胎的魂魄能清楚看到自己的來世。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閻王爺看后連連點頭:"不錯!還有最后一關——本王的業鏡被厲鬼撞裂,照不出前世今生。你若能修復,借壽之事好商量。"
這業鏡乃是陰司至寶,鏡面裂成三塊,鏡框扭曲變形。魯大壽知道尋常方法無法修復,便取出祖傳的"龍骨膠"——這是用百年老鯉魚的魚鰾熬制的特殊膠水,據說能粘合陰陽兩界之物。
他小心拼接鏡面,又用紫檀木重新做了鏡框,雕上蓮花紋飾。當最后一塊碎片歸位時,鏡面突然泛起金光,照得整個大殿亮如白晝。鏡中浮現出魯大壽的一生:他如何幫助孤寡老人修房頂而不取分文,如何拒絕為貪官打造豪華家具,如何在風雪夜收留逃荒的母子...
閻王爺看著鏡中景象,長嘆一聲:"魯大壽,你確實是個善心人。本王破例準你所請,借你妻子十年陽壽。不過..."
魯大壽剛露出喜色,又緊張起來:"不過什么?"
閻王爺意味深長地說:"土地公指點你來此,壞了陰司規矩。你要在陽間為他修建百座廟宇,香火供奉,算是補償。"
魯大壽毫不猶豫:"小人定當辦到!"
閻王爺滿意地點頭,取出生死簿,用朱筆在上面勾畫幾下:"去吧,你妻子已經好轉。記住你的承諾。"
魯大壽正要道謝,忽覺一陣眩暈,再睜眼時已回到枯槐樹下,東方天際剛剛泛白。他摸摸懷中,桃木令牌已化為齏粉,但那套工具卻完好無損。
魯大壽飛奔回家,推開門,只見柳氏正坐在床邊梳頭,臉色紅潤,哪還有病容?見他回來,柳氏驚喜道:"大壽,我今早突然覺得渾身輕松,病好像全好了!"
魯大壽熱淚盈眶,緊緊抱住妻子:"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從此,魯大壽更加勤勉地做木工活計,但他不再拒絕富戶的聘請,只是將所得錢財分為三份:一份養家,一份濟貧,一份用來修建土地廟。十年間,他果真建起了百座土地廟,每座廟里都供奉著一位慈眉善目的土地公,香火不斷。
柳氏的病再未復發,還為魯大壽生了一雙兒女。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一直活到耄耋之年。據說他們去世那天,有人看見一黑一白兩位老者從土地廟中走出,接引兩道金光向西而去。
至今,魯家村的老人們還會指著村口那座香火旺盛的土地廟說:"瞧,那就是魯木匠修的第一座廟。做人啊,就得像他那樣,對上不諂,對下不欺,連閻王爺都敬他三分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