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俄烏沖突,攪得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從 2022 年 2 月戰火燃起,這把戰火就沒停過,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全球的政治經濟格局也跟著 “地震”。如今,大家都在眼巴巴地盼著沖突趕緊結束,可和平的曙光卻始終難見蹤影,俄烏雙方以及背后的各方勢力還在激烈博弈,未來的局勢充滿了未知數。
澤連斯基(資料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明確表示,俄烏沖突終將通過外交方式結束。他心里清楚,俄羅斯難以完全占領烏克蘭,烏克蘭自身也沒能力徹底解除俄方的占領,所以外交途徑是解決沖突的必經之路。但澤連斯基也態度強硬,堅決不承認被占領土歸俄羅斯所有,還宣稱會全力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這場沖突,強調談判形式多樣,三邊、雙邊談判都有可能。
俄羅斯這邊,雖說還寄希望于美國總統特朗普能促成一份可接受的和平協議,但據俄方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談判失敗,俄羅斯也絕不退縮,做好了繼續戰斗的準備。俄羅斯總統普京態度堅定,他表示要是對和烏克蘭達成的協議不滿意,俄軍準備繼續戰斗。普京還認為特朗普有能力讓烏克蘭做出讓步。克里姆林宮的人并不擔心特朗普以停火談判缺乏進展為由,威脅對俄羅斯石油實施懲罰性二級制裁。他們心里明白,普京也清楚特朗普是結束這場戰爭的一個重要契機,所以希望外交談判能繼續下去。這些知情人士因為討論的是內部政策,所以要求不透露姓名。
特朗普在白宮回應俄烏停火問題時,語氣里滿是不確定。他先說目前達成?;饏f議“希望非常大”,可緊接著又威脅,如果有一方破壞?;鹫勁?,美國就退出,不再調停。特朗普還言辭激烈地指責阻撓談判的一方是愚蠢、可怕的。很明顯,美國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搖擺不定,一方面想促成和談撈取政治資本,另一方面又不愿投入太多精力和資源,一旦遇到阻礙就想撂挑子。美國政府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多次轉變,一開始全力軍事支持烏克蘭,后來嘗試推動和談,現在卻表現出戰略耐心耗盡的樣子。這背后很大程度是因為國內政治因素,總統選舉結束后,特朗普政府得兌現競選承諾,但俄烏沖突這么復雜,哪是說解決就能解決的。
澤連斯基(資料圖)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表態,也反映出美國斡旋俄烏沖突的努力陷入僵局。他直言如果短期內俄烏雙方沒有達成一致的跡象,美國就不再繼續撮合。路透社援引歐洲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魯比奧的話表明白宮對斡旋越來越挫敗。而且,美國在和烏克蘭的礦產協議談判上也是困難重重,雙方分歧嚴重,這也影響了美國在俄烏沖突調解中的態度。不過,美國在巴黎提交了一份俄烏和平協議方案,提到了達成持久?;鸬臈l件和放松對俄制裁等內容,還表示已被俄羅斯控制的領土將繼續由俄羅斯控制,放棄討論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這或許是美國在斡旋無果后的新嘗試,但能否得到俄烏雙方認可,還是個未知數。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則在社交平臺上公開表態,如果美國和歐洲逐步退出對烏克蘭局勢的干預,俄羅斯有信心更迅速地解決當前沖突。他覺得美國聲稱如果烏克蘭問題沒進展就不再介入,是個明智決定,還呼吁歐盟也這么做。在梅德韋杰夫看來,美歐的干預讓沖突變得更加復雜,一旦他們退出,俄羅斯解決問題就能更順利。
從烏克蘭外長瑟比加的表態來看,烏方雖然致力于實現和平并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但同時強調加大對俄羅斯施壓對于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至關重要。這說明烏克蘭在和談問題上,一方面有結束戰爭的意愿,另一方面又不想在關鍵問題上輕易讓步。
普京(資料圖)
這場俄烏沖突,涉及多方利益,地緣政治、能源問題、軍事戰略等因素相互交織。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歐洲各國都在這場沖突中有著不同的訴求和考量。美國想通過斡旋俄烏沖突鞏固自己的國際地位,獲取經濟和政治利益,可現在看來效果不佳;俄羅斯希望保障自身安全,維護在烏克蘭的利益,堅決捍衛自己的立場;烏克蘭則想在保住領土完整的前提下結束戰爭,可又受到美歐的影響,在和談中難以完全自主決策;歐洲各國一方面要考慮自身能源安全和經濟利益,另一方面又要顧及與美國的盟友關系,在俄烏沖突中立場不一,內部矛盾逐漸凸顯。
如今,國際社會都在期待俄烏沖突能早日結束。但從目前各方的博弈來看,和談的道路依舊艱難險阻。未來,美國是否真的會放棄斡旋,俄羅斯和烏克蘭能否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妥協,歐洲各國又會在這場沖突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這一系列問題都沒有答案,而這些不確定因素,也將持續影響著俄烏沖突的最終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