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尹錫悅的政治生涯急轉直下,被罷免后,他失去了除內亂罪以外罪責的公訴豁免特權。韓國法律界普遍認為,他將面臨涉嫌濫用職權、違反《政治資金法》等多項起訴。與此同時,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通知其妻子金建希“就介入黨內推薦的嫌疑配合調查”。隨著他被正式剝奪總統職務,韓國代理總統韓德洙宣布提前舉行總統選舉,選舉相關安排也迅速提上日程。根據韓國憲法,總統通過單輪多數投票制度選舉產生,任期五年,現任和前任總統不得尋求連任。
尹錫悅(資料圖)
原本計劃于2027年3月舉行的下次大選,因尹錫悅被彈劾,需在60天內完成選舉,即今年6月3日之前完成投票。韓國政府在4月8日的國務會議上正式確定大選日期,初步定在6月3日。獲勝者將在國家選舉委員會確認結果后立即就職,跳過了正常輪替時兩個月的過渡期。
盡管尹錫悅已經下臺,但他在韓國仍擁有不少支持者,影響力不容小覷。如果他出面號召自己的支持者去支持某位總統候選人,很可能會對選舉結果產生不小的影響。當下,尹錫悅深陷法律困境,尤其是面臨“煽動內亂”這樣的重罪指控。一旦法院判定他有罪,或者李在明當選新總統,尹錫悅很可能會在監獄里度過余生。而尹錫悅和國民力量黨目前處于互相依賴的狀態,誰也離不開誰。可以說,此次韓國大選的最終結果,將直接決定尹錫悅未來的命運走向。
在眾多候選人中,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在明目前在民調中表現突出。韓國蓋洛普于15日至17日面向全國18周歲以上1000名選民進行的調查顯示,李在明以38%的支持率領跑,創年內新高。李在明也為競選拋出了頗具吸引力的政策主張,他公開承諾,若贏得6月3日的大選,將加大對文化傳媒領域的扶持力度,力爭在2030年實現文化內容出口額“翻一番”的目標。他計劃“大幅增加”文化和娛樂產業的預算,并提出到2030年實現50萬億韓元(約350億美元)的文化出口額,使韓國躋身“全球軟實力主要國家”行列。這一承諾引發在“特朗普貿易戰”期間表現搶眼的韓股相關板塊又一輪沖高。
李在明(資料圖)
然而,李在明的競選之路并非一片坦途。盡管他在民意調查中支持率領先,但較高的民眾反感度是他不容忽視的短板。在歷屆總統選舉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中間選民和無黨派群體,雖然已背棄前總統尹錫悅,但同樣對李在明持有保留態度。在一些總統候選人調查中,李在明雖名列第一,但支持率仍困于30%區間,且在某些民調中甚至排在反感度榜首。此外,雖然他在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二審被判無罪,司法風險有所降低,但問題仍未完全解決,這也為他的競選增添了變數。
除李在明外,其他候選人也在為大選積極布局。國民力量黨黨內初選候選人洪準杓和金文洙、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德洙支持率各為7%,國民力量初選候選人韓東勛為6%,改革新黨候選人初步人選李俊錫為2%,還有26%的受訪者未明確支持任何候選人 。國民力量黨雖然在民調上落后,但該黨的資源調動能力不容小覷。一旦候選人確定,整個黨派將會迅速形成合力,向李在明發起反擊。而且,尹錫悅、樸槿惠等人的影響力,也可能成為左右大選結果的重要因素。
李在明(資料圖)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韓國大選的結果不僅關乎國內政治格局的重塑,還將對韓國的經濟、外交等諸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在經濟領域,不同候選人的經濟政策主張差異,將決定韓國未來在產業發展、貿易合作等方面的走向。在外交方面,韓國作為東北亞地區的重要國家,其總統的外交理念和策略,將影響與周邊國家以及美國等大國的關系。
此次韓國大選,在尹錫悅留下的復雜政治殘局下,各候選人都在努力把握機會,試圖在這場激烈的政治角逐中脫穎而出。但選舉結果究竟如何,在正式投票結果出爐前,一切都充滿未知。各方勢力的博弈仍在繼續,韓國的未來也將在這場大選中逐漸明晰,國際社會也正密切關注著這場大選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