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繼宣布將派遣MQ-4C大型長航時無人機部署日本后,美空軍B-1B轟炸機抵達日本,這是近年來美軍罕見的軍事動作。據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道,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消息報道稱,美國一支B-1B“槍騎兵”轟炸機編隊已經抵達日本三澤空軍基地。在部署B-1B轟炸機之前,美軍另一個軍機部署的消息也引發外界的高度關注——日本國防部長中谷元4月8日透露,美軍數架MQ-4C“海神”無人機將在未來幾周抵達沖繩本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加強對日本周邊的情報收集、偵察和偵察活動。
B-1B轟炸機(資料圖)
美國派遣B-1B轟炸機前往日本,聲稱是為了支援太平洋空軍與盟友、伙伴和聯合部隊舉行的一系列演習,執行戰略威懾任務,加強“印太地區”的穩定。但實際上,這一行動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美國近年來推行“印太戰略”,試圖通過強化與亞太盟友的合作,遏制中國的地區影響力,鞏固自身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B-1B轟炸機的部署,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體現。同時,美國也想借此向地區國家展示其軍事力量,對中國、朝鮮等國進行威懾。
在B-1B轟炸機抵達日本之前,美軍就已計劃在沖繩部署MQ-4C“海神”無人機。MQ-4C“海神”無人機是在“全球鷹”無人機基礎上針對美國海軍需求研制的長航時無人機,最大航程約1.5萬公里,最長滯空時間30小時。它配備了雷達、光電等完善的探測設備,可大范圍監視海上目標,具備很強的戰略偵察和監視能力。單波次任務就可覆蓋70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執行持久情報搜索、監視與偵察的任務半徑達3700千米。此前,該無人機已被派往關島基地,近年來頻繁前往東海、南海執行偵察任務。此次美軍計劃在沖繩部署MQ-4C無人機,無疑是想進一步加強對亞太地區的情報收集和偵察能力,為其軍事行動提供更準確的情報支持。
MQ-4C“海神”無人機配備(資料圖)
美國的這些軍事動作,引發了地區國家的強烈反應。朝鮮國防省發言人強烈譴責美國將B-1B戰略轟炸機派遣至朝鮮半島的行為,稱這是“極端危險水平的嚴重挑釁”,對朝鮮國家主權和地區形勢造成嚴重危機,必將給本國的安全狀況帶來嚴重負面影響。朝鮮還表示將行使壓倒性遏制力予以回應。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也批評美日韓三國“拉幫結伙”,渲染朝鮮“威脅”的行為。
對于中國而言,美國的行動同樣構成了威脅。美軍B-1B轟炸機和MQ-4C無人機的部署,劍指中國周邊海域和空域,試圖對中國進行軍事威懾和情報偵察。然而,中國早已今非昔比,具備強大的應對能力。解放軍火箭軍的東風-21D射程覆蓋整個第一島鏈,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更是具有強大的突防能力,美軍B-1B轟炸機再快也難以躲避。中國空軍裝備的殲-20戰斗機性能先進,能夠有效應對包括MQ-4C無人機在內的各類空中威脅。此外,中國與俄羅斯在東北亞的戰略協作日益緊密,雙方在軍事、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形成了強大的戰略合力,對美國的霸權行為起到了有力的制衡作用。
日本在此次事件中扮演了復雜的角色。近年來,日本一直在尋求突破“和平憲法”的限制,悄然壯大軍事力量。此次借著與美國聯合演習的名義,日本不僅可以在軍事上獲得更多發展機會,還能向國內外展示自己的戰略地位提升。但日本這種行為也伴隨著巨大風險,它在美中戰略博弈中試圖“火中取栗”,卻可能引火燒身。一旦地區局勢失控,日本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而且,日本民眾對美軍基地的存在一直存在不滿,沖繩縣就對美軍部署MQ-4C無人機的計劃表示反對,認為這會增加當地的安全風險,加重美軍基地對當地造成的負擔。
石破茂(資料圖)
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美國頻繁在亞太地區進行軍事部署,不僅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對全球安全格局產生了負面影響。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軍事對抗并非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合作與對話才是實現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的關鍵。美國應摒棄霸權思維,停止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挑釁行為,通過平等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為構建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亞太地區貢獻積極力量。
美國接連派轟炸機、無人機前往日本的行為,給亞太地區帶來了不穩定因素。但亞太各國也應保持清醒的認識,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和安全。在面對外部威脅時,各國應加強合作,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問題,共同推動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任何企圖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都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