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23日電 題:同美國分歧擴大 歐洲推進“去美國風險”
新華社記者張兆卿 陳斌杰 丁英華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說,因擔心“美方侵入歐盟委員會信息系統”,歐盟委員會正向即將赴美參加公務活動的官員配發專門手機和基礎款手提電腦,以降低被美方情報人員竊密的風險?!督鹑跁r報》認為,這表明歐盟已將美國視作潛在安全風險,凸顯近來美歐關系的惡化。
特朗普政府執政近百日來,對歐洲防務問題頻繁“翻賬本”、試圖繞開歐洲解決烏克蘭危機、肆意揮舞關稅大棒,這一系列舉措加劇了美歐之間的分歧,歐洲國家正在推進“去美國風險”。一名匿名歐盟官員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說:“跨大西洋聯盟已經終結?!?/p>
“歐洲無法再信任美國”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日前發表文章說,跨大西洋關系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挫折后,“歐洲無法再信任美國”。
在防務開支問題上,美方向歐洲盟友不斷施壓,要求北約成員國將防務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的目標提升至5%。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說,若北約國家未能支出足夠多軍費,美國將拒絕履行《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規定的共同防御義務。
對于烏克蘭危機,美國政府撇開歐洲,試圖以單方面與俄方展開接觸并威脅暫停對烏援助等方式推進和談,引發部分歐洲國家的焦慮不安。
在經貿領域,美國推出一系列覆蓋面廣、破壞性大的關稅政策,對重要貿易伙伴歐盟也不例外。特朗普將歐盟稱作“世界上最具敵意和壓榨性的稅收和關稅機構之一”,并斷然拒絕歐盟提出的歐美相互取消所有工業產品關稅的提議。
3月12日,美國開始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征收25%關稅,有分析認為此舉將對歐盟鋼鐵產業構成沖擊。德國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若對歐實行“對等關稅”措施,歐盟未來四年將損失1.1萬億歐元。
歐洲智庫布魯塞爾地緣政治研究所所長盧克·范米德拉爾直言,美國已成為一個“傾向于動用法外手段推進自身利益和權力的對手”。
對沖“美國風險”
隨著美歐裂痕日益加深,加速擺脫對美安全依賴、發展獨立防務成為歐洲國家的共識。歐盟不斷擴大貿易“朋友圈”,尋求戰略自主,對沖美國對歐政策“大轉向”帶來的沖擊。
今年3月,歐盟召開特別峰會,同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包括調動8000億歐元打造“一個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同月,歐盟委員會發布《2030年準備就緒》白皮書,計劃通過增加對國防工業投資、鼓勵聯合采購、提高軍工產能等措施,使歐洲在2030年擁有強大的國防能力。此外,法國、德國、波蘭等國均已宣布了增強軍力的計劃。
一些歐洲防務企業近來也逐漸壓縮與美方的合作,呈現出對美“脫鉤”趨勢。
在經貿方面,歐盟不斷擴充反制美國關稅政策的“工具箱”。4月1日,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有強有力的反制計劃,必要時將反擊美國關稅政策。此后,她又表示,如果與美國政府就關稅問題談判未能達成解決方案,歐盟準備動用最有力的貿易反制工具,包括可能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征稅。
歐盟還積極推動貿易關系多元化發展。去年12月,歐盟與南方共同市場達成自貿協定。今年2月,時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訪布魯塞爾,加方與歐盟同意加強貿易和投資往來。4月10日,歐盟與阿聯酋同意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實際上在鼓勵形成“沒有美國的貿易圈”。
給歐洲敲了警鐘
歐洲媒體認為,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將一己私利凌駕于國際社會公共利益之上的真面目,愈加清晰地暴露出來。
英國《衛報》刊文說,特朗普政府試圖用關稅為美國帝國主義“更新裝備”,強迫其他國家接受美國的主導地位。西班牙《起義報》網站文章指出,美國通過關稅、經濟恐嚇和惡意懲罰等手段,試圖迫使各國順從,“這是典型的黑手黨教父戰術”。
今年2月在德國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美國副總統萬斯指責歐洲背離了其基本價值觀,他還在與會期間會見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主席魏德爾,引發歐洲方面強烈不滿。
荷蘭國際集團發布分析報告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給歐洲敲響警鐘,跨大西洋關系已發生根本性改變。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斯蒂芬·沃爾特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目標是改寫全球規則,按照“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路線重塑歐洲。這與現有的歐洲秩序背道而馳。(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