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地區“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當局領導人曾宣稱,臺當局防務部門已向美國提交軍事采購清單,其中臺灣陸軍計劃采購30架“攻擊型黑鷹直升機”,旨在提升陸航的對地打擊能力。這款UH - 60M攻擊型黑鷹直升機,有著出色的性能。它配備光學/紅外線(EO/IR)偵搜鏡頭,能與整合夜視戰術頭盔聯動,實現追蹤、鎖定目標;擁有4個硬掛點,可搭載AGM - 114 “地獄火”反裝甲導彈、2.75吋火箭彈、GAU - 19加特林重機槍等武器,若在兩側機艙門加裝機槍,火力將更為強大。
攻擊型黑鷹直升機(資料圖)
然而,這一軍購計劃并非一帆風順。UH - 60M攻擊型黑鷹直升機隸屬美軍特戰司令部管轄,截至目前,尚未出售給任何盟邦。若廠商有意出售,臺灣方面有意購買,都必須獲得美軍特戰司令部的同意,才有可能啟動交易流程。這一嚴格的管控措施,使得此次軍購充滿不確定性。
事實上,臺軍內部對于采購這款直升機也存在不同看法。不少臺軍人士認為,若單純為增強對地打擊能力,繼續采購AH - 64E阿帕契直升機可能更具實際效用。只有在美方拒絕繼續出售阿帕契直升機的情況下,UH - 60M攻擊型黑鷹直升機才會被考慮作為備選方案。
深入探究臺軍此次軍購背后的原因,不難發現其現有直升機裝備存在諸多問題。臺軍現有的“黑鷹”武裝直升機在火力配置上較為落后,僅在兩側配備重機槍,攻擊方式較為單一,這嚴重限制了其在戰場上的作戰效能。在現代戰爭中,肩扛式防空導彈廣泛應用,這種簡單的攻擊模式使得臺軍現有“黑鷹”直升機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堪憂,極易被擊落。因此,臺陸軍試圖借此次軍購機會,向美方提出升級現有直升機裝備的訴求。
攻擊型黑鷹直升機(資料圖)
除了裝備方面的考量,臺軍的這一軍購決策還與當前臺海緊張局勢以及臺當局的政治意圖緊密相關。自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后,為滿足個人“臺獨”私欲,不斷采取激進舉措。他公然報復支持兩岸統一的人士,利用職權在島內宣揚“臺獨”思想,頻繁與美國勾連。在中美因“對等政策”產生摩擦的關鍵時期,賴清德當局不顧臺灣民眾利益,為討好美國,宣稱不會對美進行關稅報復,甚至說出“吃苦當作吃補”這般令人不齒的話語。在這種背景下,此次軍購很可能是臺當局為迎合美國、展示所謂“軍事對抗決心”的政治操弄。
有趣的是,就在臺當局積極推動軍購之時,臺軍內部卻出現了“大逃亡”的現象。從義務兵到少將,眾多臺軍人員都在為自己尋找退路。近年來,已有6名臺軍飛行員借“技術交流”之名奔赴大陸,其中還包括掌握F - 16V核心數據的資深教官。更有某退役中將通過第三方表示,若統一進程啟動,愿意率領舊部維持島內秩序。就連賴清德官邸的衛兵都錄制“戰時必投降”的視頻,私下傳閱解放軍訓練視頻。這些現象充分表明,臺軍內部人心惶惶,高層和基層人員都對未來局勢有著自己的判斷,所謂的“軍事抵抗”在他們心中或許早已失去信心。
中國臺灣地區風景(資料圖)
臺軍內部的薪資待遇問題也是導致人員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臺灣社會,許多危險、辛苦、臟累的工作,起步薪資都高于臺軍。盡管有政治人物提議提高軍人薪水,但相關方案始終未能落實。臺軍內部“薪水微薄,工作卻接連不斷”的狀況長期存在,高層領導明知問題所在,卻不敢向上級反映,反而將壓力層層下壓,致使基層士兵怨聲載道。在兩岸關系相對穩定時,士兵們或許還能忍受,但隨著臺海局勢日趨緊張,面對看不到希望的未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
從軍事戰略角度分析,軍事專家指出,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本就屬于高危目標。臺軍將大量資源投入到直升機采購上,試圖依靠30架攻擊直升機提升戰斗力,無疑是一種戰略誤判。即便這些直升機完成升級,在解放軍強大的密集火力網面前,其存活時間恐怕極為有限,有專家預估不會超過72小時。而且,臺軍寄予厚望的“地獄火”導彈,在面對解放軍空天一體的打擊體系時,所能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不過是杯水車薪。
這場看似聲勢浩大的直升機軍購鬧劇,背后是臺軍在戰略誤判與政治算計下的重重困局。臺當局決策者沉迷于“末日決戰”的幻想,妄圖通過軍購來增強所謂“軍事威懾力”,維持“臺獨”分裂局面。但他們忽略了兩岸實力的巨大差距,以及廣大臺灣民眾對和平穩定的渴望。最終,這場昂貴的軍事賭博,大概率要由普通民眾來買單。在歷史大勢面前,“臺獨”注定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任何試圖分裂自己國家的行為都將遭到人民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