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VB“御用惡人”演員彭皓鋒在社交媒體分享了自己的近況,他自曝前年7月患上直腸癌,因母親的原因沒有接受手術和化療。他表示自己的母親此前也患上癌癥,做了化療放療后受不了,去世了,所以自己比較抗拒做手術和化療放療,但目前身體狀況挺好。
據此前報道,彭皓鋒的腫瘤約5厘米,位置靠近肛門。醫生給出的方案是手術,但切除腫瘤可能意味著終身背著造口袋。彭皓鋒拒絕手術,選擇了電療。
彭皓鋒,1970年8月20日出生,香港男演員。1996年,考入第9期無線電藝員訓練班,正式進入演藝圈。彭皓鋒因塑造反派角色而被大家熟知,近年曾演出《逆天奇案》及《解決師》等TVB劇集。
警惕腸癌的4個典型表現
腸癌早期癥狀常被忽視,了解其早期信號對及時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
以下是幾種常見且需警惕的腸癌早期信號:
腹瀉:
健康人群大便規律為每天定時定點一次,且形狀正常。若出現大便次數一天超過三次且不成條,持續三個月,這可能是腸道發出的危險信號,提示腸道存在炎癥。
腸癌引起腹瀉的原因是腫瘤增大后在局部破潰,引發炎癥,刺激腸道蠕動,從而導致大便次數增多。
便秘:
便秘與腹瀉看似矛盾,實則都可能顯示腸道局部有炎癥。腫瘤增大可能堵塞腸道,使大便排出不暢;或炎癥導致菌群紊亂,都可能引發便秘。
如果三個月以上大便頻率為兩三天甚至一周一次,無論是否為腸癌,都屬于需要干預的不健康情況。
大便性狀改變:
正常大便為規整便條,而腸癌患者的大便可能出現變細、帶棱角等形狀改變,這可能是腫瘤在大便通過時留下的壓痕,需特別重視。
如原本圓柱形大便后來變扁,多見于低位直腸癌,不過這種情況一般是較晚期癥狀。
便血:
便血是腸癌的一個重要表現,正常的大便顏色為棕褐色,若出現鮮紅色血便,應警惕腸癌。
【痔瘡與腸癌便血區別】
痔瘡便血特征:
痔瘡發作出血多為便后滴鮮血,鮮紅且無其他異常情況時,多數情況下情況相對不嚴重。
腸癌便血特征:
直腸癌便血常伴有其他癥狀,如大便性狀改變、“里急后重”(總想排便但解不干凈)、便血中混有黏液等,與痔瘡便血有明顯區別。
排便有兩個黃金時間
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非常重要,比如定時排便,排便時不看手機,集中注意力排便。
晨起后:
當我們晨起時,身體處于直立狀態,此時會發生直立反射。這一反射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加強,從而促使糞便更快排出體外 。
早餐后:
進食后會刺激腸道蠕動,讓腸道更有力地推動糞便前行,進而出現明顯便意。
注意:
每個人的排便規律存在個體差異,這兩個時間只是普遍適宜的時段,若自身有固定排便習慣且正常,無需刻意改變。
腸鏡是診斷腸癌的金標準
40歲以前年輕人若出現大便問題,每年體檢時應注重糞便潛血檢查,該檢查可較早提示癌變。
現在還有糞便基因檢測,陽性率達80%以上,且醫保可報銷,建議納入每年體檢項目。
不同人群的腸鏡檢查建議:
40歲以上且從未做過腸鏡的人,建議做一次。若檢查結果無異常且無癌前病變,下次檢查可間隔10年。
若發現癌前病變,建議第二年復檢或結合便潛血基因檢測。
如檢測結果提示異常,應一年檢查一次。
若無問題,后續可每5~10年檢查一次。
轉發給身邊人,提醒!
來源:中國藍新聞、都市快報、CCTV生活圈、廣州日報
倒計時5天??下架
99.95箱【認養一頭牛全脂純牛奶】
比礦泉水都便宜!200ml*40盒!
進口澳洲的荷斯坦奶牛!
?配料干凈,拒絕添加,100%純生牛乳
?原奶質量遠優于歐盟標準
戳小程序,立即購買
戳小程序,立即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