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東大和漂亮國的博弈日益激烈。全球無數頂尖智庫早已經給出預測,只要雙方不犯下戰略性錯誤,博弈過程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但如果某方率先鑄成大錯,那么勝利的天平自然就會傾斜。
問題是誰會傻到率先犯下大錯呢?
現在看來,川大統領昏招迭出,最先犯下戰略性錯誤國。
以川普這次發動的貿Y戰為例,看起來來勢洶洶,但其實早已騎虎難下,關鍵如何收場已由不得漂亮國說了算了。
因為川普發動貿Y戰到底想要什么,他們現在都沒說清楚!
如果真如大旗黨所說是只針對東大,那就好好籌備,充分利用盟主優勢和盟友打好招呼,然后再威逼利誘裹挾其他小國,再發動只針對東大的關稅大戰,東大就算不敗也會損失慘重。
可是這一輪貿Y戰,川普的迷之操作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反面典型。
事先沒有給盟友打招呼,
事先沒有給美聯儲打招呼,
事先也沒有給相關部門特別是說海關打招呼,
就這么閃電襲擊,對全世界開戰。
除了把全球股市搞得大跌以外,就是把盟友搞得一臉懵逼,把美聯儲搞得里外不是人,把自家海關搞得系統故障無法按時收稅。
接著公然羞辱各國“kiss my ass”,其實這都算什么,
最不可思議的是,日本跑去漂亮國談判,川普的團隊居然沒有拿出一個明確的談判框架,就是說川普放大招挑起關S戰,各國嚇得要死要求談判,但究竟要奔著一個什么樣目標去談,川普在放大招之前,居然還沒有想好!
這種隨意梭哈且后續思路極不清晰的樣子,在東大這邊可能連縣長的水平都不如。
當然,也并不是說川普團隊完全沒有推演,只是事態的發展根本沒有按照草臺班子的計劃去走。
川普的草臺班子除了用excel給全球拉出一個奇葩稅率外,也是絞盡腦汁想好后續了。
那就是發動閃電戰震攝全球,特別是東大應該會驚慌失措然后“kiss my ass”,接著各國臣服,輪流打錢。
這中間當然會造成股市動蕩,川普團隊內部可通過買空買空先賺點小錢。
至于美股跌了怎么辦?
這正合川普的意啊!
川普早就覺得美股有泡沫了,主動刺破可以甩鍋給拜登啊,
再說根據金融常識,股市大跌后,錢會涌向債市,國債收益率會下降,再逼迫美聯儲降息,今年發新債還舊債就變得so easy起來,
如此一來,
加關S能多收錢,贏,
(操控)股市暴跌,贏,
國債收益率下降,發新債利息減少,贏,
特別是東大還要“kiss my ass”,贏贏贏!
我阿美莉卡川普大統領的歷史功績,簡直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壽,爾等還不快拎起錘子去總統山雕頭像。
可惜,隨著東大的堅決反制,川普的預期瞬間落空一半,
接著漂亮國股債匯三殺,川普的如意算盤一下全部落空,
然后川普多次施壓美聯儲就是不降息,懂王差點連底褲都輸掉。
世界看著川普團隊朝令夕改,關S加了又豁免,豁免了又再加,除了趕緊拋售美元資產,實在想不到什么好法子。
這次懂王匆匆發動的關S戰,已徹底淪為鬧劇,但這場鬧劇該如何收場,可就不是由懂王能單方面決定了,
因為,為了這場對決,東大已經耐心準備了7年,默默磨刀了7年!
如今出現這么大的戰略錯誤,不能及時抓住的話,就不配稱為一個合格的對手!
說起來川普已經擺過東大三道了。
2017年,川普訪問北京,東大好吃好喝伺候著,簽訂2535億美元超級大單,涵蓋能源、制造業、農業、航空、電氣、汽車多個領域。
本想著大單在手,川普總不好意思翻臉吧。
結果2018年,川普正式對東大開打貿Y戰1.0。
由于準備不足,所以東大愿意部分妥協換取停戰,2018年5月14日,中美共同發布“中美經貿聯合聲明”,約定停止互加關稅。
本想著代表兩國Z府聯合聲明,川普總不好意思翻臉吧,結果簽約10天后,特朗普就毀約了,繼續加征關稅。
雙方打打談談,于2020年1月15日,又簽訂了一份《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這可是兩國協議,有簽字有畫押的,川普總不好意思不履約吧,結果川普就是沒有履行協議,依舊保留了對1200億美元產品的高關稅。
中國人有句話:事不過三。
既然沒法好好談,那就斗爭到底!
說到斗爭準備,其實從2017年開始,相關工作已經展開。
比如說外貿依賴,2017年外貿占中國GDP的33.6%,2024年外貿占比已降到14.7%。這得益于貿Y戰1.0之后,東大提出的“雙循環”戰略。
比如說金融戰,2017年剛開打那會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的累計交易額只有4808億。 2024年已經達到175萬億,7年翻了363倍,占全球跨境支付交易流量的12.85%。
比如說科技戰,當年之所以會忍讓,芯片方面無疑是最大短板。
2017年那會,芯片產業五大環節全部受制于人。
原材料端,光刻膠、高端硅片這些核心材料90%以上靠進口,日本信越化學一家就占了全球硅片市場的30%。
設備環節最慘,光K機被ASML卡脖子。
設計領域華W海思當時算獨苗,但2019年被禁止使用ARM架構后,連手機芯片設計都差點停擺。
制造環節,彼時中芯G際+剛量產14納米但良品率不到50%,不僅離大規模商業化有一定的距離,甚至還比臺積電+的7納米工藝落后整整兩代。
封裝環節稍微好點,市場占有率超過一成,但更高端的3D封裝技術基本被日月光壟斷。
隨后舉國體制發力,芯片產業國產替代取得重大突破。
上海新昇的12英寸大硅片月產能突破50萬片,國產光刻膠通過臺積電認證開始供貨,國產光刻膠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不足5%漲到30%。整體設備國產化率從15%飆升到50%。
光K機領域,2024年東大進口減少六成,但芯片產能反增兩倍,氣得阿斯麥總裁直言,我們不是在制裁東大,而是幫他們節省采購經費。
在設計領域,華為海思在禁令下轉向鯤鵬服務器芯片和昇騰AI芯片,昇騰910B性能超過英偉達A100,國業GPU廠商摩爾線程推出消費級顯卡,設計能力不再依賴單一架構。
制造環節,中芯G際7納米工藝良品率達到90%,2024 年量產的N+2工藝相當于臺積電5納米水平,晶圓月產能從2018年的5萬片提升到2025年的18萬片。
封裝測試更是厲害。華W麒麟9100的封裝密度比蘋果A18高15%,長電科技先進封裝市占率從10%沖到35%,當年日月光對大陸客戶愛答不理,現在主動找長電合作建廠。
五大環節的連環突破,把東大芯片產業從2018年的6500億干到2024年的2.3萬億,自主率從15%提升到50%,芯片貿易也從逆差變成了順差,去年東大芯片出口額突破萬億大關,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
不少業內人士直言,假如川普當年不發動科技戰,這7年的成就放在平時估計20年也難以達成。
至于其他卡脖子領域,也相繼在7年內取得重大突破。
另外,最近看到的東大采購新聞,其實是東大早就與大豆賣家和LNG賣家暗通曲款了,本來川普不翻臉還不好意思踹開他,如今川普冒進出擊,不踹開你踹開誰?
可以說,東大準備了7年,磨刀了7年,反觀對手,又準備了什么?
還是相同的路徑依賴,上來就一把梭哈妄圖震攝對手,談判中漫天要價逼你讓步,等你讓步了又撕毀協議繼續要價。還美其名曰“交易的藝術”。
對付這種無賴打法,就是三個字——不理他!
而在戰局之外,相關準備漂亮國基本沒有,比如說稀土提煉,7年前就開始喊要重構供應鏈,7年過去了,搞出來沒有?——毛都沒有!
就這樣的戰前準備,川普居然還主動冒進一把梭哈,只能說人菜癮大,所以一腳踢到了鐵板!
而踢到鐵板后,想通過說軟話認個慫就能糊弄過去,重新來過,真是想啥呢?
從國運的角度說,川普在去年躲掉的那一槍不是他的天命,而是東大的天命。
磨了7年的刀,豈能這么輕易的收回?
哼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