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樹原產中國,為紫葳科梓樹屬喬木。楸樹的歷史久遠,據研究,上溯至地質年代四季冰川前的始新世華北及其它地區就有楸樹分布,是經歷中國史前地質地貌結構變遷得以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古老活化石樹種之一。
古代關于楸樹的名稱,歷代史書叫法不一。春秋《詩經》稱楸樹為“椅”。《左傳》記楸為“萩”。戰國時期《孟子》謂楸樹“賈”。到了西漢,《史記》始稱楸。
楸樹的花叫楸花,盛開時,如霞似錦,美不勝收。
《楸花》
孔武仲〔宋代〕
淡薄已無俗,秋高真出群。
峨峨揭翠藻,漫漫綴紅云。
遠色天街盡,余香省戶聞。
狂風曉來劇,惆悵落紛紛。
《楸花》
段克己〔宋代〕
楸樹馨香見未曾,墻西碧蓋聳孤棱。
會須雨洗塵埃盡,看吐高花一萬層。
《和王仲儀楸花十二韻》
梅堯臣〔宋代〕
春陽發草木,美好一同時。
桃李雜山櫻,紅白開繁枝。
楸英獨步媚,淡紫相參差。
大葉與勁干,簇萼密自宜。
圖出帝宮樹,聳向白玉墀。
高絕不近俗,直許天人窺。
今植郡庭中,根遠未可移。
但欣東風來,不恨和煦遲。
山禽勿蹙踏,蜂蝶休掇之。
昔聞韓吏部,為爾作好詩。
愛陰無纖穿,就陰東西隨。
公今亦牽此,端坐曾莫疑。
《答羅同年憶楸花之作》
劉敞〔宋代〕
勾稽嚴密不通賓,因見楸花憶去春。
當日同僚嘗把酒,于今邑子遠思人。
臨安草木皆蒙錦,金谷池塘各斗茵。
自笑癡兒了公事,經年不識酒沾唇。
《惜余春慢·崇效寺楸花》
夏孫桐〔清代〕
怖鴿庭荒,棲鸞枝老,古色郁蔥如許。
團團綴玉,點點攢星,淡入粉云青霧。
為問花時鈿車,紅紫叢中,幽芳誰顧。
正斜陽深掩,綠陰人靜,晚簾香度。
還念讀畫呼僧,題襟招客,塵外每移尊俎。
浮生白社,閱世蒼官,惆悵庾郎重賦。
爭奈春如夢痕,堆徑繁英,東風催暮。
嘆銷沈、幾輩詞流,陳跡對花追數。
《宴集崇效寺賞楸花一首并引》
繆祐孫〔清代〕
繁英垂古柯,靜艷拔埃壒。
援名蒐雅故,比類椅梓最。
釋或羅獐皵,錄罕迨芳馤。
曩見祇林圖,厥葩紅藹藹。
坐想兜率宮,天女散如芥。
《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一》
杜甫〔唐代〕
今朝臘月春意動,云安縣前江可憐。
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水船。
未將梅蕊驚愁眼,要取楸花媚遠天。
明光起草人所羨,肺病幾時朝日邊。
《又和再寄二首》
范祖禹〔宋代〕
青春忽已過,白發不須驚。
招隱尋居士,論文訪友生。
到來塵慮息,歸去夢魂清。
尚想穿幽徑,楸花間紫荊。
《晚步門外》
陸游〔宋代〕
槐葉已成陰,楸花亦離離。
日暮門無人,迨我消搖時。
左持漆園書,右挾栗里詩。
風從湖面來,成此一段奇。
石路雖甚狹,雅稱拖筇枝。
少頃山月明,照我角巾歌。
《初夏齋中雜題三首 其二》
柳貫〔元代〕
經月始一出,移時還小勞。
生涯依馬磨,力作問蠶繰。
藤刺青陰密,楸花紫艷高。
雨晴看爛漫,草徑莫令。
《賞花》
賀欽〔明代〕
落盡群芳枝已空,游人往往怨東風。
誰知寂寞幽園里,猶有楸花一樹紅。
《與羲初慧福寺看牡丹》
蔣超伯〔清代〕
慧福牡丹開正濃,新妝笑靨媚春風。
楸花亦好無人愛,兩樹亭亭夕照中。
《送周子靜》
葉適〔宋代〕
地深湘渚浪,天遠桂陽城。
故里楸花別,諸生柳絮迎。
一夔開跡后,六舞待時行。
子自調新律,吾衰閟舊聲。
《郊居五首》
李復〔宋代〕
楸花不結實,花落綠蔕肥。
凋零先眾木,葉落蔕亦稀。
枝直鳥不巢,野藤相纏依。
藤蔓日更長,楸覺生意微。
《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
劉克莊〔宋代〕
時事渾如坐井窺,逢人不敢問邊機。
連營未寄寒衣去,故里何心晝錦歸。
笑矍鑠翁鳶跕墮,受玄真子鱖魚肥。
綠陰多處宜垂釣,莫管楸花落滿磯。
《大觀四年春夏之交閒居無事觸緒成詠得絕句五首 其三》
李之儀〔宋代〕
楸花落盡楝花繁,門巷人稀半是村。
好事憑誰消濕熱,一簾疏雨下黃昏。
《宮詞 其七十八》
周彥質〔宋代〕
庭試初宣進士班,玉階咫尺覲天顏。
畫廊兩畔楸花發,時遞清香筆硯間。
《和王晉卿都尉荼蘼二絕句 其一》
蘇轍〔宋代〕
春到都城曾未知,楸花時見萬年枝。
多情賴有王公子,解剪金槃寄所思。
《下直》
趙秉文〔金〕
綠槐影里鳥呼風,退食涼生襟袖中。
滿地綠苔承步幛,楸花無蒂落深宮。
《三絕句 其一》
杜甫〔唐代〕
楸樹馨香倚釣磯,斬新花蕊未應飛。
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