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刀財經 ▲ 做您的私人商學院
這座二線城市憑什么?
作者:產業觀察組
來源: 前瞻經濟學人(ID:chanyeqianzhan)
萬萬沒想到,一座西南二線城市,人口增長居然全國第一。
01
人口突然暴增
最近,貴陽發布2024年統計公報,有一行字尤其引人注目: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60.2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96萬人!
這意味著,貴陽以微弱優勢取代了常年位于榜首的深圳,登頂2024年人口增長第一城。作為中國存在感最低的省會之一,貴陽這一次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盡管目前重點城市里,還有鄭州、蘇州、南寧等沒有公布數據,但按照以往的增量來看,貴陽大概率最終位居增量榜第一位。
實際上,從往年的數據來看,貴陽的人口增長已經不俗。
貴陽不僅連續四年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0萬人,其中2023年新增人口達到18.25萬人,增量位居全國第二,僅排在合肥市之后。
在主要城市人口增速顯著放緩的大背景下,貴陽呈現出明顯的“反差感”。這背后的秘訣是什么?
我們知道,一個地方的人口增量,包括兩個部分: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
自然增長,就是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機械增長,則是一個地方的流入人口減去流出人口,即“人口凈流入”。
而貴陽的人口增長,一個顯性原因是人口結構紅利。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貴陽市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為13.3%,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5.4個百分點。相對較輕的老齡化,直接擴大了出生率優勢。
像2023年,貴陽人口出生率8.6‰,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2.2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達4.52‰,更是比全國平均水平(-1.48‰)高出6個千分點。(2024年數據未公布)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貴陽人口自然增長率仍為正,但已經處于下降趨勢。也就是說,貴陽近年來的人口增長中,絕大部分都是機械增長。
例如2021-2023年這三年間,貴陽人口增長30.06萬人,但自然增長僅貢獻9.6萬人,剩余的20多萬人全部是凈流入人口。
有人將貴陽的人口吸引力歸結于宜居氣候和低房價。
的確,從房價收入比來看,貴陽與長沙相當,在監測的50個重點城市中位居倒數(2024年貴陽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576元,新房均價為7819元/㎡;2024年長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9658元,新房均價為9664元/㎡)。
但要明白一點,所有人口發展問題的根源都是經濟問題。
如果說貴陽人口的自然增長受益于人口結構優勢,那么人口機械增長則主要得益于“經濟爆發”。
過去十年,貴陽GDP名義增速152.62%,位居36個主要城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與首府城市)第四位。
即便是這兩年,貴陽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2023年,貴陽GDP增速6%,跑贏了全國大盤0.8個百分點,在28個省會中靠前;2024年GDP為5777.41億元,實際增速6%,跑贏大盤1個百分點,增速在36個主要城市位居第五。
而所有經濟問題的本質都是產業問題。這背后,貴陽抓住了事關國運的產業機遇。
02
左手大數據
右手新能源汽車
貴陽雖然經濟不強,但相比于其他弱省弱市,他們抓住的大數據產業,成為了過去十年,除了固定投資外,推動貴州省經濟發展最大的動力。
2021年,為了解決東部算力矛盾突出難題,第四大超級工程——“東數西算”正式上馬。貴陽憑借豐富的水電資源、涼爽的氣候條件、穩定的地質結構,成為“東數西算”的核心節點。
往后幾年,大數據產業迅速在貴陽生根發芽:牽手中關村打造了“中關村貴陽科技園”;舉辦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博覽會;率先設立全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率先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形成了涵蓋數據采集、存儲、處理、應用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
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阿里紛紛在貴陽建立數據中心;在貴陽市貴安新區中的電子產業信息園內,還有戴爾、谷歌、甲骨文、百度、京東、網易、美的等近300個數據中心項目。
久而久之,貴陽也就有了“中國數谷”的名片。
而作為被國家定調為未來必須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GDP快速增長。
公開數據顯示,到2022年,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7%左右。軟服業收入增速連續17個月保持全國第一、總量較五年前增長五倍。
2024年3月份全國兩會上,貴州代表團公開透露,2023年,貴陽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50%,為貴州省實現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八年位居全國前列作出了重要支撐。
除了布局多年的大數據產業,近兩年貴陽又盯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及材料“三大新興產業”。
2024年,貴陽新能源汽車產量暴增3127.9%,數量突破10萬輛,形成“礦石—材料—電池—整車”全產業鏈發展生態。
而貴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邏輯始于其獨特的資源稟賦。
貴州磷礦儲量占全國總量的40%,其中貴陽下轄的開陽縣被譽為“儲能之都”,磷、錳等礦產是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如磷酸鐵鋰)的核心原料。這一資源優勢為貴陽切入新能源電池及材料賽道提供了天然基礎,打造了全國重要的新能源電池材料基地。
依托這一優勢,當地實施“電動貴陽”建設方案,招引比亞迪、寧德時代、奇瑞等行業龍頭投資布局,形成“動力電池+整車制造”雙輪驅動的產業生態。
到2025年,貴陽預計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量30萬輛,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值1500億元,成為西南地區新能源汽車重要一極。
與之同時鋪開的是,貴陽通過打造超級樞紐,補齊交通短板,以適配高端產業與機遇的導入。
貴陽雖然處于西南幾何中心,但因普鐵線路老化,川渝去往珠三角的火車一度“甩開”了貴陽。此后,貴州搶抓高鐵時代先發優勢,積極爭取經過貴陽的高鐵納入國家規劃,這才使貴陽成為成渝南下大灣區、長三角連接東南亞的十字樞紐。
2014年,貴廣高鐵建成,這是貴陽第一條高鐵,到廣州僅需4小時;2015年,滬昆高鐵貴州東段開通,貴陽到上海實現朝發夕至;2018年,渝貴鐵路解鎖,貴陽2小時直達重慶;2019年,成貴高鐵通車,貴陽加入成都3小時生活圈;2023年,貴陽與南寧間的時空也壓縮至3小時……
俗話說得好,高鐵一響,黃金萬兩。
如今,以貴陽為中心,北上川渝、南下桂粵、西連滇中、東接滬昆的鋼鐵運輸大動脈,險峻雄奇,像一條條巨龍,騰飛在云端山間,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勁助攻。
最終也就印證了前文所說:產業發展帶動經濟騰飛,經濟騰飛帶動人口回流。
03
高增長背后的隱憂
盡管當前貴陽經濟產業發展勢如破竹,但受限于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及資源稟賦,其發展仍面臨多重挑戰。
例如大數據產業,面臨從“機房經濟”向高附加值轉型的困境。
貴陽雖聚集了華為、騰訊、蘋果等超大型數據中心,但產業貢獻主要停留在數據存儲與算力基礎設施層面,缺乏高附加值的應用開發和技術創新。2024年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累計交易額超85億元,但數據交易產品多為基礎數據集,缺乏算法模型、行業解決方案等高價值產品。
而新能源汽車領域,雖然增速喜人,但入場時間晚,產業鏈不完善與配套能力弱,核心部件高度依賴外部。同時鋰離子電池技術面臨過熱風險,需要警惕上游材料產能過剩風險。
不過對于貴陽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業界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則是“智能化”。而大數據的優勢有望幫助貴陽切入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新能源汽車也有望為大數據產業導入高附加值的應用場景。
關鍵在于,如何推動這兩大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下半場”,貴陽具有明顯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1.數據要素紅利:依托“中國數谷”建設,可低成本獲取海量交通、能源數據,支持汽車數據存儲和算法迭代。
2.綠電消納優勢:水電資源豐富,疊加光伏+儲能,可為智能汽車提供低成本綠電,降低用戶使用成本。
3.政策先行先試:率先探索自動駕駛路權開放、數字資產入表等創新政策,形成制度性突破。
具體而言,需要以“數據+場景+生態”為核心,構建三步走戰略
短期:聚焦車路協同基建與L2+/L3級功能落地,搶占細分市場
●基建攻關:路側感知升級和智慧交通管理,搭建“人-車-路-云”協同平臺;
●功能落地:L3級試點開放,聚焦物流配送、市政環衛等場景化應用。
中期:構建數據驅動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實現數據資產價值轉化
●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新能源智能汽車數據交易平臺,試點電池數據資產入表;
●產業鏈協同創新:推動產業鏈縱向數字化整合和橫向拓展;
●生態體系培育:打造“車聯萬物”生態。
長期:輸出智能汽車“貴陽標準”,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創新策源地
●標準體系建設:主導國際標準制定,成為全球智能汽車創新高地;
●技術原創突破:建設國家級新能源汽車試驗場。
寫在最后:安利一個寶藏讀書博主
韓國紀錄片《學習的背叛》里的葉媛,出身寒門,為了考上心儀的醫學院,從初中就開始做規劃,對學習要求近乎苛刻,經常學習到半夜,她覺得休息多一秒都有“罪惡感”,每天至少要抄寫40多頁學習筆記。最后,靠著每天拼命地學習,考上了一所私立高中。然而在高一的第一次統考中,全年級一共395人,她排名313。
在葉媛眼中,那些上得起各種名師補習班卻依然拼命學習的同學,都是“怪物”。但要想考上頂級大學,她只能硬著頭皮和這些“怪物”競爭。
2017年,《世界衛生統計》公布的數據顯示,韓國位居10-19歲青少年自殺率之首,而“成績與升學問題”毫無懸念的成為了頭號死因……
夏不綠,不著名作家,出版書籍十余本,售出多部影視版權,用寫作丈量生活的塵埃。
去視頻號、B站、小紅書搜索「夏不綠讀書」,關注我,讓我們一起用閱讀鑿開心中的冰海,在閱讀這座避難所里,一起做忠于自己的普通讀者。
- End -
快刀財經已同步入駐:36氪、虎嗅網、鈦媒體、i黑馬、品途網、商界、趣頭條、砍柴網、梅花網、艾瑞專欄、億歐網、創業邦、知乎、雪球、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界面新聞、一點資訊、網易號、搜狐自媒體、鳳凰網、新浪財經頭條、新浪看點、UC大魚號、天天快報、企鵝自媒體、投資界、思達派、獵云網、簡書等30多家自媒體平臺。
快刀財經
社群 | 內容 | 連接 | 商學院
商業快媒體、思維孵化器、價值試驗場和洗欲中心。專注互聯網以及互聯網正在影響的其他行業。有趣、有料、有態度,加入我們,擁有您的私人商學院。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營銷策劃、社群電商、創業投資和知識充電服務。
投稿、轉載、內容合作,請添加微信ikuaida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