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不妙,印度最終還是選擇了站在美國一邊,組建印美同盟。然而,印度卻膽大妄為到選擇在我國已經挑明后果的情形下公開打臉我國。這意味著莫迪企圖通過犧牲我國利益來達成和特朗普交易的做法必然會招致更加嚴厲的反制措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印度未來無疑會遭遇重創。
據媒體報道,萬斯攜妻子烏莎、子女及多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與本月21日到訪印度。
盡管有消息人士透露出“印美雙方不會在萬斯到訪印度期間簽署任何協議”,可莫迪卻主動送上了投名狀,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印度于萬斯到訪當天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此舉是旨在遏制來自我國的廉價進口。
也就是印度學美國毫不遮掩地主動向我國設置了關稅壁壘,外媒對此認為,這是印度自中美關稅戰開打以來作出了首次重大貿易政策轉變的決定。
然而,這并非印度首次使出關稅大棒對我國發難。
早在去年九月份以及今年二月份的時候,印度方面就放出了擬對、將對產自于我國的鋼鐵產品征收15%—25%臨時關稅的消息。
印度鋼鐵部長庫馬拉斯瓦米還公開表態,稱:“這是為了保護印度國內鋼鐵制造商的利益”。
現在看來,這是莫迪用出來的非常聰明的一招。
因為印度在要不要對產自于我國的鋼鐵產品上評估徘徊了很久,即使現在要進入執行階段,那也不會讓我國下不來臺。
畢竟這是積郁已久的一個問題,而不像特朗普無辜甩出的無死角大招那般突然。
一個是有意;一個可以認為是無意,兩相對比之下,當然是印度的無意更不會招人厭、討人嫌。
也就是從明面上來看莫迪雖然在對美國示好,可這并不意味著印度就沒有完全回頭的余地。
然而,我國已經幫助印度夠多了,別的不說在提升鋼鐵產能上我國就拉了印度一大把。
但現在印度卻倒打一耙,盡管并沒有完全倒向美國,可這樣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老奸巨猾的莫迪用出了在明面上可以深討特朗普歡心,在暗地里又可以將出臺臨時關稅政策的緣由完全甩鍋給我國的一招。
直到現在,莫迪都還要兩頭吃,仍然不肯輕易站隊。
從印度自身的角度出發來看,兩頭吃戰略作為立國之本,確實應該貫徹到底。
但現在的問題是中美領銜的陣營對抗已經到了只能選擇一家的程度,盡管當下看似仍然可以左右逢源,可這只是起初階段的表象。
況且誰也說不準勝出的一方會不會在后來出臺減損兩頭吃國家利益的相關政策。
一句話,當下越是兩頭吃反而越容易得罪人,之后遭遇清算。
印度既然選擇了在我商務部發言人表態當天打臉我國,那就該做好付出相應代價的準備。
一切正如我商務部發言人所說的那般:“綏靖換不來和平,妥協也得不到尊重。為一己一時私利,以損害別人利益來換取所謂豁免是與虎謀皮,最終只能是兩頭落空,損人不利己”。
印美同盟很好,但中越、中日、中韓乃至中柬等等也不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