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態度一直很強硬的特朗普,突然對華連退兩步,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態度,他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對特朗普的“服軟”,中方用10個字作出回應,具體內容是什么?中美第一回合勝負已分,但雙方的博弈遠未到結束的時候,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
上臺3個多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謂是一事無成,在俄烏沖突、中東事務、紅海危機等方面的舉措都沒有成果。更糟糕的是,特朗普發動的關稅戰,不僅沒有給美國帶來好處,反而引發了債匯股“三殺”,全美反對游行不斷出現,白宮內部矛盾加劇等問題。被特朗普重點打壓的中國,完全沒有如他預想的那樣迅速妥協。面對這種局面,已經束手無策的特朗普只能低頭,在白宮表示他決定大幅度下調對華關稅,還強調將以“非常友好”的態度對待中國,并承諾“會讓中國非常滿意”。對此,中國外交部回應了10個字: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舉動?
很明顯,雖然特朗普是關稅戰的挑起者,但他完全不明白自己的舉動意味著什么。但中國很清楚,這場關稅戰就是“沒有硝煙的決戰”。沒有正式開打前,還是有反復橫跳的空間。一旦開始了,就必須傾盡全力。最近的例子莫過于俄烏沖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態度反復無常,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忍再忍。然而在沖突爆發后,俄羅斯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并且要承認烏東4州和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澤連斯基軟話說盡,也沒有讓俄羅斯改變態度。直到烏軍取得哈爾科夫反攻的勝利,基輔當局才緩解了被動局面。但后續的巴赫穆特戰役,讓烏克蘭的局勢再次惡化,一直持續到現在。
而且從特朗普的舉動看,他雖然說了軟話,但依然沒有放棄針對中國的舉措,還試圖把“進攻姿態”擴大到其他領域。據白宮通報,特朗普將在5月3日啟程前往中東,與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領導人進行會談。同時,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透露,特朗普可能在沙特與普京進行會晤。顯然,特朗普依然想要推動俄烏盡快停火,然后落實他的“聯俄遏華”策略。并且,中東地區是中國的主要能源進口地,特朗普在這個時候到訪該地區,不排除想在能源方面做文章,給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
有分析指出,特朗普政策的最大問題,是他只顧把美國的利益最大化,完全不在乎他國的利益。并且,特朗普過于自信,覺得只要極限施壓,其他國家都會選擇妥協。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看,他深受“分配式談判”思維影響,把所有貿易都看成“零和博弈”,認為每次交易只有輸家和贏家,因此只能通過持續施壓來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特朗普對所有國家都實施了“對等反制”,不管你是戰略對手還是盟友。而且,特朗普也忽視了中國可以與巴西、俄羅斯等國合作,取代美國能源、農產品的情況。后續,特朗普大概率不會真正改正錯誤,而中國也要跟他好好“算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