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雙手肘關節以下截肢的女孩蹲在地上,將衛生巾放在膝蓋處,試圖用雙臂撕開衛生巾包裝,多次嘗試無果后,她用嘴將粘貼式開口撕開,用雙臂夾出衛生巾。近日,28歲的無手女孩許方燕在微博上發布了這條“沒有雙手的女孩如何更換衛生巾”視頻,呼吁衛生巾商家能推出對殘障女性更友好的產品,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討論集中在一個看似日常卻被長期忽略的問題上:殘障女性,尤其是上肢殘障女性,如何更方便地使用衛生巾?
許方燕七歲時因意外截肢,花了七年時間才完全學會獨立生活。打開包裝、粘貼衛生巾,對大多數女性而言,是十幾秒鐘就能完成的動作,但對許方燕來說,需要兩分多鐘,最初不熟練時甚至要十幾分鐘,過程中經血也會弄臟褲子。許方燕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減少更換次數,她幾乎只使用夜用型衛生巾。
在接受采訪時,她提出了自己對無障礙經期用品的設計想法,比如,針對獨臂人士設計彈開式開口,針對完全無臂人士設計加拉環的月經褲。許方燕坦言,這只是她的初步設想,目前,她正在積極征集其他殘障女性的使用經驗,希望把個體困境轉化為系統性建議,推動這類產品的設計改良。
許方燕的藝術照。 受訪者供圖
以下是新京報記者和許方燕的對話:
讓更多人了解殘障女性更換衛生巾的不便
新京報:對你來說,市面上的衛生巾有哪些使用不便的地方?
許方燕:首先是包裝難以開啟;再就是衛生巾后端會粘在一起,健全人也可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不過,她們可以用手將它捋平,但對我來說很困難。
一開始我練習更換衛生巾時,可能需要10到20分鐘的時間,有時候也會貼不牢或貼歪。更換過程過長,血有時候會滴到衣服上,我就非常崩潰,尤其是外出的時候,會更尷尬和無助,有次我自己躲在衛生間里哭,想著:我該怎么辦才好?這樣怎么走出去?
不過,經過多年的訓練,我已經克服了大部分問題,但我在想,完全沒有手臂的人怎么解決這些問題?我看到一位叫“大腳羅鳳枝”的無臂女性發的視頻,她需要坐在馬桶上,再把凳子放在特定位置,然后用腳夾起內褲,放在凳子上捋平,再用腳夾起衛生巾,雙腳打開衛生巾貼在內褲上,再用腳捋平。(實際)更換的過程基本不可能穿外褲。
穿好后,她需要借助一個長長的鐵鉤,用嘴咬著鉤子,鉤住內褲往上提。她面臨比我多得多的困難。我覺得衛生巾產品最迫切的改進,是要針對“大腳羅鳳枝”這類完全沒有手臂的女性。如果處于生理期,她們基本無法外出,這會帶來很大困擾。
新京報:你會因為這些不方便而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嗎?
許方燕:我是能不換就盡量不換(衛生巾),日常都是用長度更長、吸收量更大的夜用衛生巾,這樣能維持更長時間,也能減少滴到褲子上的可能性。
新京報:為什么想到要拍攝一條視頻,把這些不便和困擾展示出來?
許方燕:我本身在做自媒體,用視頻記錄自己“無手”的生活。有一天我收到四川一位學生的私信,說自己想為手臂殘疾的女性設計一款使用方便的衛生巾,對方說,作為一個健全人,無法想象我們更換衛生巾的困難,所以希望從我這里獲取一些意見和經驗,以便設計出更合適的產品。
當時,我很震驚,也覺得很暖心。有健全人在為我們這個群體思考,是一件很好的事。我答應那位學生后,覺得僅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沒法讓對方了解我是如何完成這些動作的,所以我決定拍視頻來展示。拍完后,我又想,不如上傳到我的自媒體賬號上,讓更多人了解這個過程。
新京報:這畢竟也是相對私密的話題,你發布視頻時有沒有顧慮?
許方燕:坦白說,我沒有過多糾結,唯一擔心的就是被我男朋友的家人和親戚看到,某些觀念傳統的長輩可能會認為我這是不雅行為。當時我和男友商量,他還是很支持我的,也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后來視頻發出來,他的親戚朋友還給我點贊。我覺得社會在進步,大家對衛生巾這種話題的接受度在提高。
“哪怕有一個商家愿意參與,也是有希望的”
新京報:視頻發布后引發了不少關注,你有沒有注意到網友的討論?
許方燕:大多數人對我的呼吁都很支持,也有一些負面評論,有些人認為我在嘩眾取寵,還有人覺得發布這些內容沒有意義,因為衛生巾商家通常會考慮成本,不會聽取少數群體的意見。我覺得他們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不同商家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哪怕有一個商家愿意參與,也是有希望的。
新京報:有沒有衛生巾商家聯系你?
許方燕:有,有品牌表示希望改進產品,是個很積極的現象。我也想接觸更多殘障群體,比如無臂或僅有一只手臂的女性,了解她們在更換衛生巾時遇到的問題,共同提出建議來改進產品。所以后來我又發了一篇征集帖,大概一周過去,已經有5位殘障女性來聯系我,都是獨臂,她們的需求點和我部分相同。我也希望能有更多殘障女性積極參與進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此外,還有商家給我介紹了比較適合我的產品。有款“月經褲”,像內褲一樣,襠部帶有可以吸收經血的材質,商家介紹說可以穿一整天不更換。而且它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使用1-2年。我感覺這個產品非常適合失去雙手的人,我還想,可以在月經褲外部設置一個拉環,方便她們用鉤子將褲子提起來。
也有不太合適的產品,有品牌說寄給我一款安睡褲,特點是材質更輕薄,側邊采用粘膠設計,這樣使用者不用脫下外褲就可以更換。雖然我還沒試用,但我已經可以想象到不便——因為需要固定在腰間粘貼,我的上肢長度不夠,夠不到。
新京報:你自己對衛生巾設計有什么想法嗎?
許方燕:在視頻中,我提到過衛生巾包裝可以用磁吸開口設計,評論區有人說磁吸成本較高,密封性也不一定好,可能存在衛生問題。我還想到一鍵彈開的設計,獨臂的人也能輕松操作。
新京報:看到評論區有網友表示希望黃子韜設計無障礙衛生巾,你有什么建議?
許方燕:有看到過(他在做相關的事),但是沒有深入了解,也不好去給他提建議。我覺得做好我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
許方燕在參加馬術比賽。 受訪者供圖
分享私密的困擾,能為有相似經歷的人提供參考
新京報:你是因為什么原因殘疾的?
許方燕:我不是天生殘疾,七歲的時候,我爬高壓變壓器受傷,導致雙手肘關節以下截肢。從受傷到我能夠獨立生活,大約經歷了七年時間。
新京報:在你學習生活自理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么?
許方燕:一開始,我從醫院回家,什么都不會做,大我兩歲的姐姐幫我穿衣、梳頭、喂飯、上廁所。我學習的第一個技能是寫字,爸爸覺得我這種情況,讀書是唯一的出路。我最開始是用嘴巴叼著鉛筆寫字,搖一下腦袋,寫一筆。上完一天課,我的頭要晃成百上千次,導致每天都頭暈,需要吃藥緩解。而且我把筆咬在嘴里,咬爛的碎末會吞進肚子里,所以我每天都拉肚子,這是我最崩潰的事情,因為我當時還沒學會獨立上廁所。我那時還會故意少吃少喝,減少上廁所的次數。
爸爸為了幫我學會獨立生活,就去查資料、看新聞報道,研究其他殘障人士是如何自理的。這期間我不斷重復練習吃飯、洗臉、刷牙、洗頭等等生活技能。但是,關于如何上廁所的部分,幾乎沒有人公開討論,爸爸也沒法給我提供更多思路,我只能靠自己不斷試錯,也沒有人可以溝通,很難堪、無助。對我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獨立上廁所。后來,直到我能獨立完成這件事,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是獨立的、自由的,不需要他人幫助。
其實,可能有很多像我一樣的女性,在衛生巾這種私密問題上也受困擾,我來公開分享,不僅能讓大家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還能為有相似經歷的人提供參考。
許方燕和爸爸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你之前有沒有因為生活中某種產品使用不便向廠家提出建議?
許方燕:我很喜歡化妝,也經常遇到困難,比如有些化妝品的包裝很難打開。對我而言,那些擠壓式設計的產品最為友好,因為我可以一只手按著,另一只手擠。像粉餅、眼影盤等等,我都沒法直接摳開,需要借助工具。盡管有一些品牌在做無障礙化妝品,也聯系了我,但我提出的建議沒有得到進一步跟進,目前也沒有產品落地。
新京報:這一次關于衛生巾的建議,你會擔心出現同樣的情況嗎?
許方燕:這一次,我公開發了視頻,有討論的熱度,讓更多人看見并呼吁推進這件事情,所以我覺得可能會比之前好一些。即使最后沒有推進下去,我覺得也沒關系,能鼓勵更多殘障群體參與表達,就是個不錯的開始。假如未來有人要推進這件事,我已經提供一些意見,這也不錯。
總之,慢慢來,要一步一個腳印踩上去。
新京報記者 徐鳴
編輯 彭沖 校對 薛京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