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家庭里,孩子一斷奶,幾乎就是老人接過來帶的。
特別是農(nóng)村和小城市,不少年輕人要忙著掙錢,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成了孩子最親近的人。
他們白天黑夜地操心,生怕孩子餓著、凍著,甚至自己生了病都顧不上休息。
可慢慢地,有些老人開始發(fā)現(xiàn):孩子變了。
小時候黏你、喊你,一秒離不開你;
長大一點,他們卻越來越叛逆,說兩句就翻臉,話都不愿意聽。
很多奶奶都說過這樣的話:“我?guī)皇謳Т螅F(xiàn)在說一句都嫌我煩。”
其實,不是孩子變得不孝順了,也不是老人做得不好,而是孩子到了一個階段,需要“自己長大”的空間了。
而這個時候,老人如果不懂得慢慢退出,反而容易好心辦壞事,甚至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一家人的關(guān)系。
老人帶孩子,這個時間段退出最好,晚了容易影響孩子,別不當(dāng)回事。
一:孩子變了,是因為他長大了
小孩子3、4歲的時候,最親的人,往往是帶他起居的人。
誰喂飯、誰哄睡、誰每天陪他玩,那就是他最信任的依靠。
但這種關(guān)系,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孩子上小學(xué)、進(jìn)初中,他的心理和生活圈子都在變。
他開始在學(xué)校接觸更多的人,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想法。
他不再需要“事事安排”,而是需要一個“能聽他說話、愿意尊重他”的長輩。
我鄰居家的奶奶,把孫子帶到初中。
每天早上起床,奶奶替他穿衣疊被,吃飯怕他吃不飽,一直喂飯到8歲。
放學(xué)回家,奶奶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作業(yè)寫了沒?”“別玩手機(jī)了!”“怎么又吃這些零食?”
結(jié)果孫子越來越煩她,兩人動不動就吵。
孩子媽媽后來勸奶奶:“媽,你現(xiàn)在少管點,讓我來和他溝通。”
奶奶半信半疑地退了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孫子真的不怎么跟她吵了。
不是奶奶不重要了,而是她換了個角色,站在了孩子背后,而不是頭上。
二:什么時候退出最合適?
孩子到了10歲左右,是一個“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點”。
這個階段,他們開始有了獨立意識,不喜歡被人控制,尤其是不喜歡被老人“嘮叨”。
而到了12歲以后,也就是剛上初中,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開始快速發(fā)育,逆反心理特別明顯。
如果老人這時候還強行參與,比如檢查作業(yè)、安排課程、控制生活、嘮叨學(xué)習(xí),就特別容易起沖突。
這個階段,是“老人退出管教”的黃金時間。
不是一刀切地不幫忙,而是從“主導(dǎo)”慢慢轉(zhuǎn)為“協(xié)助”,退到二線,讓孩子的父母成為教育主角。
這樣做,不僅能保護(hù)老人和孩子的感情,也有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責(zé)任感。
很多家庭里,孩子大了還不獨立,很大原因就是老人包辦太多。
吃飯有人喂,書包有人背,學(xué)習(xí)有人盯。
結(jié)果孩子不但不感恩,還埋怨老人煩。
老人一肚子委屈,孩子也覺得受束縛,家庭關(guān)系越來越緊張。
三:老人不是退出,而是換一種愛的方法
有的老人一聽“退出”,心里就不舒服,覺得是不是家里人不想讓自己管了,是不是不被需要了?
其實不是退出不重要,而是換一種方式繼續(xù)陪伴。
比如:
●在生活上繼續(xù)給予關(guān)愛:
做孩子愛吃的飯菜、叮囑穿衣、注意孩子身體。
●在感情上多一些支持:
孩子情緒低落時,拍拍他的肩膀,說句:“奶奶知道你不容易。”
●在教育上退一步:
讓孩子的爸媽主導(dǎo)溝通,自己不強插一嘴。
這樣的老人,更容易被孩子尊重。因為他會覺得,你不是“來管我”,而是“懂我、陪我”。
還有一個特別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信任感”。
很多老人不愿意放手,是因為不信任孩子,也不信任孩子的爸媽。
但如果一味插手,只會讓家庭矛盾升級。
信任,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愿意讓別人承擔(dān)責(zé)任。
你信任孩子,他才會學(xué)著對自己負(fù)責(zé);
你信任孩子的父母,他們才更愿意把家里事理得更好。
四:家庭最好的狀態(tài),是三代人各守其位
很多矛盾,其實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角色混亂”。
孩子應(yīng)該有父母的引導(dǎo),父母應(yīng)該承擔(dān)主責(zé),老人則是后援部隊。
可現(xiàn)在很多家庭,父母忙著掙錢,老人變成“全能代理人”。
等孩子開始有主見,父母突然想管,老人又不舍得放手,于是三代人開始沖突。
有人說:“三代人住在一起,最怕的不是空間小,而是界限不清。”
老人退出教育主位,不是家庭地位低了,而是家庭分工清晰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家庭才更穩(wěn)當(dāng)。
一個孩子長大了,會感謝那個給他自由空間的奶奶,也會想念那個默默陪他、相信他的姥姥。
也許你不再每天叮囑作業(yè),但你依然是他最溫暖的依靠;
也許你不再插手教育細(xì)節(jié),但你的話,在他心里更有分量。
教育不是爭誰說了算,而是誰能真正支持孩子走得更遠(yuǎn)。
老人帶孩子,是家庭最辛苦、最了不起的一環(huán)。但辛苦之后,也要學(xué)會松手。這不是“退出舞臺”,而是“讓位成長”。
有遠(yuǎn)見的老人,從不爭當(dāng)“掌舵者”,而是甘愿做一盞燈,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默默照亮。
退一步,未必是離開,而可能是守護(hù)得更深、更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