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到了最后的節骨眼上,特朗普終于亮出刺刀,對中國下發了最后通牒。
日前,我國商務部再度對外表態,中國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與中國的貿易為代價跟美國做交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國決不接受,而且一定會采取反制措施。為什么我們會有這一表態,因為特朗普黔驢技窮了,正在想方設法圍堵中國。
比如,最近萬斯帶著一家老小回老家“探親”,訪問印度與莫迪進行了會面,倆人就聊到了貿易合作的事。莫迪有意通過對華加征關稅的方式,來換取美國削減對印關稅,這顯然就是把中國當跟特朗普談判的籌碼了。
所以,我之前講中美關稅戰已經分出了勝負,事實確實如此,可是特朗普已經沒有認輸,還打算最后一搏,跟中國分一個高下出來。而在這一背景下,特朗普也不裝了,終于對中國亮出了刺刀。
最近,特朗普就公開表示,希望在未來3到4周之內,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這種單方面的表態,無疑是在給中國下最后通牒。當然了,可能有觀眾會認為,特朗普這明顯是對華服軟了,想跟中國求和。可是我們不能光看特朗普說了什么,還得看他做了什么。
這幾天以來,美軍各種放風和行動。先是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公開炒作,聲稱“臺海沖突可能導致 50 萬人死亡”,這哪是談合作的態度?分明是拿戰爭當籌碼威脅中國。然后美國又把,專門執行核打擊和常規轟炸的B-1B轟炸機,部署到了日本。同時,美國媒體趁機渲染輿論,討論起了“如何用導彈摧毀三峽大壩”。
除此之外,美國和菲律賓的新一輪聯合軍事演習,也于日前在南海以及巴士海峽正式開始,最近的演習地點距離臺海只有不到200公里。看完這些動作,大家還覺得特朗普是在跟中國求和嗎?
很顯然,特朗普對外手段都大差不差,先是突破底線極限施壓,然后提出條件和要求,如果對方不答應,那就開始軍事威脅,并配上一系列軍事行動,渲染戰爭氣氛。擺在我們眼前的伊朗就是最好的例子。
特朗普的言外之意再明確不過,如果中國不在關稅戰中讓步,那么就是在增加中美沖突的可能性,中美隨時可能開戰。當然了,以我們對特朗普的了解,這也是特朗普極限施壓手段的一部分。而我們最好的應對手段,就是比特朗普還要強硬,打他個措手不及。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本質上是霸權主義的慣性發作,習慣了讓別的國家“聽話”,卻忘了中國是唯一一個能在經濟、軍事、科技上和美國正面硬剛的對手。中國早就把話挑明了想談可以,帶著誠意來。想施壓?東風- 26導彈的射程和中國的戰略定力,就是最好的回應。
接下來的 3-4 周,與其看美國怎么表演,不如看中國如何用的準備,讓霸權主義明白,21 世紀的世界,不是誰拳頭大就能說了算。更何況,中美誰拳頭更大還說不準,擺在明面上比一比才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