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的上海車展,在短短48小時的媒體日里,凝縮了193場發布會,創下歷年之最。這場華麗大秀的另一面,是廝殺異常激烈的戰況。初代新勢力車企,還能來參展的只剩下4家。其中,最大的贏家應屬小鵬汽車。
鳳凰網科技《浪潮》出品
作者|董雨晴
4月23日早晨9點,車展剛剛營業,小鵬展臺已經里三層外三層。上午10時,何小鵬和他的鋼鐵車模——人形機器人IRON入場,這位長腿模特步伐穩定的從人群中走過,揮了揮手,完成了全球首秀。
當天中午,一襲紅衣的周鴻祎風塵仆仆趕到,在現場急忙和IRON握了握手。“期待更多這樣的機器人來當牛馬”。
“當伙伴”,何小鵬糾正道。
現在的何小鵬雖然忙碌、疲憊,但狀態一直不錯。每次亮相,他都步伐輕快,笑容很多。
約兩周之前,鳳凰網科技曾在香港與何小鵬有過一次短暫的交流,提及AI戰略對小鵬接下來的發展有多重要時,他對我們表示,“小鵬定位自己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科技和技術原本一直是小鵬汽車的長板,但過去兩年,為了從造車生死戰中活下來,何小鵬不得不短暫的忽視長板,專心補短板。2022年底,小鵬汽車迎來最危險的時刻:銷量斷崖式下跌、月銷量一度跌破5000量、股價一落千丈,最低時只剩24港元/股。
G9風波給當時的小鵬撕開一道裂縫,不懂產品與制造的短板,給了何小鵬教訓,“說得夸張點,是壯士把頭都斷了”。
僅3個月后,一位鐵娘子到來,現任小鵬汽車總裁王鳳英,正是何小鵬口中真正懂車的人。
圖|小鵬汽車總裁王鳳英
在任何公開場合,何小鵬對王鳳英的贊譽都是不吝嗇的,但唯獨有一點,他唯一一次和王鳳英持較大意見分歧,是希望王鳳英罵人不要罵太久。
和鐵娘子一并到來的是改革,且充滿陣痛。為期一年多的人事和經營調整,讓小鵬汽車駛入了風浪之中,包括兩位聯創、幾位高管悉數離開。但好在,改革終見成效。2023年末,小鵬汽車銷量由跌轉升,2024年月銷量穩定回到萬輛之上。2025年一季度,小鵬汽車以94008臺交付量登頂新勢力第一。
但何小鵬不認為現在是勝利的時刻。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電氣化戰役已經結束。智能化的廝殺悄悄開局,不止是新勢力,傳統豪華品牌在今年紛紛對智能化亮出明牌——寶馬攜手阿里和DeepSeek,保時捷重用了一位中國本土的技術總裁。
與此同時,法規不斷收緊,車企不僅將時刻繃緊輔助駕駛的安全弦,還要更為審慎的進行各種科技創新。
這將是一道更為復雜的考題。何小鵬對鳳凰網科技表示,智能輔助駕駛的iPhone時刻和安全息息相關,“所有用戶在任何場景都可以非常安心、隨意的使用自動駕駛,你覺得是安全的、放心的,這個點非常重要。這個點的轉折大概在今年年底到未來兩三年之間,會讓相當一部分用戶提前感知”。
目前,小鵬稱自己是第一家實現萬卡集群高效率訓練的中國車企,“但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沒富裕到這種程度”,小鵬智駕負責人李立耘對我們表示,“在AI戰略的有序規劃下,提前達到了1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與此同時,小鵬汽車自研的圖靈AI芯片將在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國內地量產上車。
一場全新的智能化戰役,已經打響了。
拿什么打贏淘汰賽?
這幾年,每年都有新勢力企業倒下,或轟轟烈烈,或溫水煮蛙。即便是在今天,何小鵬說仍舊沒有一家新勢力企業敢說自己穩坐釣魚臺。
早年間入局時,外界常說小鵬汽車靠的是一張技術牌。從互聯網時代走來,何小鵬所熟悉的路線是融資、投入研發,再去擴張。
但進入制造業后,何小鵬感受到了現實的殘酷,也自詡成了一個容易上當受騙的CEO。因為不懂供應鏈,小鵬汽車付出了許多本不該浪費的成本。也因為不懂產品和定價,2022年G9上市時,早期技術理想主義積累的所有好感被撲面而來的差評抹殺。
何小鵬決定重開一局。
過去兩年何小鵬的一系列改革,仿佛帶著小鵬汽車重活了一次。現在,進入更復雜的副本之中——智能化之戰。
過去幾個月,何小鵬一直在為新戰役進行彈藥的儲備,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
先是在2月春節后,專程跑到深圳拜訪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合影中,何小鵬身著黑色帽衫,滿面笑容地與穿著西服的任正非比肩而立, “今天很榮幸向任總學習交流!無私,睿智,大道至簡地給了很多在科技、企業、文化、治理上的思考和建議。”這為兩個月后小鵬官宣購買華為鯤鵬芯片埋下伏筆。
3月,何小鵬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又大談即將要亮相的飛行汽車。兩會期間,他在機器人和自動駕駛領域也建言獻策。
Iron的首秀亮相,可以看作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電動汽車已被業內看作是最好落地的具身智能產品。二者在技術應用上也有可復用的經驗。為了進入人形機器人市場,何小鵬說,他先后與宇樹科技CEO王興興、優必選CEO周劍聊過,這兩位早在數年前便已入局機器人賽道。
“將來智能汽車的廠商都會同時是智能機器人的廠商,相信智能汽車跟智能機器人將來會是一致的產業,且能夠產生1+1>2的效應?!?/strong>何小鵬在談及具身智能時曾表示。
小鵬汽車最早在2020年就戰略入局了機器人賽道,成立外部公司多夠,兩年后這個公司被小鵬全資收購,并入內部核心體系。
2024年11月,首款IRON正式亮相。再接著就是當下,IRON在本次上海車展完成全球首秀。
為了這一幕,小鵬汽車準備的是一張價值500億的入場券。
“小鵬汽車已在人形機器人產業深耕5年,未來可能還要做20年,再花500億,甚至投入上千億。從目前來看,我們還處于早期階段,投入也會相對保守?!焙涡※i稱,人形機器人從L2級跨越到L3級別非常難。
人形機器人只是科技創新時代的一種終端代表。
本質上,何小鵬認為科技是小鵬未來在淘汰賽中的勝負手。在各家短板一致的情況下,何小鵬想要放手一搏拼下科技長板。
自動駕駛已到關鍵時期
如果說科技是小鵬汽車當下的一號工程,那么自動駕駛就是這項工程里的奇兵。
在另一場閉門分享會上,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副總裁李力耘首次詳細介紹了小鵬的“云端基座大模型”——一個參數高達720億的AI引擎,支撐著小鵬從L2到L4的全部野心。
“自動駕駛本質上是復雜的AI問題,也是具身智能的第一步”,李立耘認為,算力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但利用率才是壁壘。
李力耘在閉門會上展示了一組數據:小鵬AI算力已達10EFLOPS(相當于1萬張英偉達H100顯卡)。作為對比,小米去年底才開始組建萬卡集群。到今天,特斯拉稱有5萬卡集群,接下來將拓展至10萬卡。
小鵬顯然沒有如此豪橫的手筆,所以拼效率才是關鍵。據李立耘分享,目前小鵬的算力訓練集群利用率常年超90%,春節期間高達98%,把算力“壓榨”得非常極致,位居國內車企第一。在其看來,這樣的訓練資源和實訓已接近頂級AI公司。
這支撐起了小鵬云端基座大模型的研發——其參數規模是車端模型的35倍,可通過強化學習處理極端場景。
為此,去年小鵬汽車專門打造了云端模型工廠,重點在于兩方面,一是知識蒸餾,二是強化學習。
“要感謝SeepSeek,讓這兩點成為行業共識”。
在這之前,端到端的車端模型已經是行業共識,并通過端到端讓自動駕駛有了老司機膽大心思的氣質,但小鵬仍堅持做云端模型,就像一個AI大腦,超越車端模型的數據限制,真正實現L3級別的智能輔助駕駛。
當然,云端模型的復雜性很高,小鵬的解決方案是招攬一個聰明的學生——一個encoder的編碼編譯器,可以自動化寫代碼,將其吸納到的各種多模態信號,比如視頻信號、導航的音頻信號、大屏的視頻信號,甚至是超聲波雷達的信號進行一個對齊,讓大模型擁有思維鏈能力,并做出超越數據訓練的反應,最終再去更好的操作輔助駕駛系統。
而在基座大模型環節,通過強化學習,小鵬又制造了一位“資深教師”,有豐富的駕駛經驗和知識,通過知識蒸餾,用更少的車端算力訓練,但也可以吸納海量數據的精髓,以最大化發揮模型長處。
這讓小鵬的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在沒有開放城市NOA的香港,可以直接按照導航去駕駛,這意味著,有一天自動駕駛確實可以擁有靈魂。李立耘對我們稱,這是讓他們感到特別激動的地方。
目前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小鵬汽車已經是全棧自研,包括車端、云端大模型、感知、芯片等多個環節,“通過全棧自研,自動駕駛能力每個月都進展飛快”。何小鵬非常有信心的表示,在2025年底實現L3在中國量產落地。
智能輔助駕駛可能只是一個敲門磚,這意味著自此小鵬有了更強的AI能力,一個可以和物理世界進行交互的AI,當然也可以橫向應用在飛行汽車、機器人當中。
在算力層面,小鵬已做好準備。其中,已經流片成功并預計在2025年二季度在中國內地量產上車的圖靈AI芯片,專為大模型定制,計算能力三倍于現有芯片,是全球首顆可以同時應用在AI機器人、AI汽車、飛行汽車的芯片,擁有40核處理器、單顆可跑300億參數的本地模型。
可以說自動駕駛不是小鵬汽車的終點,而是下一階段的起點。
何小鵬說,2014年時,沒人信互聯網人能創造出汽車。智能化作為趨勢與未來,十年前也沒人會認可。甚至到今天,在中國以外,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在許多國家都沒有達到平權的概念。
只用了10年時間,智能化和電動化革命就顛覆了百年汽車工業。正如何小鵬在維港之夜上所講的,下一個十年,智能化一定會改變全球汽車的座次。
用科技的方式殺進全球
提及全球市場,這正是小鵬汽車更宏大的圖謀。
“未來十年,小鵬一半以上的車將來自海外?!?/strong>2025年4月15日,中國香港維港夜景下,何小鵬用英文開場,向全球消費者問好。
香港啟德郵輪碼頭,本是小鵬汽車當年港交所上市路演的一站,現在又成了小鵬汽車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站。何小鵬分享稱,早在2022年時,小鵬G9就在北歐中東非市場純電SUV實現了銷量冠軍。
兩年后的2024年,小鵬汽車已經進入30+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四萬歐元以上市場,小鵬是最暢銷的中國新勢力品牌。在北歐,小鵬汽車進入了非常多的高端商場,甚至是和賓利擺在一起賣。在丹麥市場,小鵬G9的市場份額高達45%。
這和小鵬靈活本地化策略相關。挪威市場的電氣化程度很高,競爭也異常激烈,剛進入時小鵬產品沒有尾部的保護罩,但當地法規要求必須有車尾部的脫鉤,小鵬很快調整了北歐的車型。
作為中國車企,小鵬也是唯一一個收集全球消費反饋的企業,并及時給予OTA升級。
小鵬汽車聯席總裁顧宏地對我們表示,“任何想要成為歐洲大市場領導企業一定要做到本土化。”在歐洲等海外市場建廠只是時間問題,“本土化制造是必經之路,成功品牌都是一樣的,但怎么做,時間怎么安排,小鵬正在思考”。
顧宏地稱,小鵬汽車把全球化當做一個關鍵的機會,作為一個新的中國電動廠商有差異化的定位,而不是成為另一個價格低廉的中國汽車品牌。
何小鵬預估未來仍舊只有5-7家車企幸存,今天小鵬排在第七,不僅要做好科技,更要做好全球。目前,小鵬汽車在全球設立了9大研發中心,其也很早就在硅谷設立了研發中心,至今仍在堅持。
“我們相信下一個時代,一定是AI的時代”,何小鵬說,“未來的十年,AI會加速改變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