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橫店影視城華夏文化園景區進入忙碌模式——這邊,妙云湖旁的仿古建筑,工人們進進出出搬運置景所需的木窗、木門等道具;那邊,宮市街上,劇組工作人員手持攝像機、反光板,全力趕拍攝進度??作為當前橫店微短劇拍攝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今年以來,華夏文化園景區平均每天有10余個微短劇劇組在拍攝,最多時達到18個。
微短劇扎堆拍攝,折射出橫店完備的影視產業鏈和配套政策。在“橫屏”時代,全國三分之二的影視劇在橫店誕生。“豎屏”時代,豐富的場景資源和成熟的配套受到越來越多微短劇劇組的青睞。據統計,一季度,橫店共接待微短劇劇組780余個。
橫店德玉影視成立于2023年3月,是最早一批入局微短劇行業的影視企業之一。在負責人屠光浩看來,橫店之所以能成為微短劇創作的“新寵”,關鍵在于兩個字。其一是“全”,50多個影視實景基地、2000多個場景,能滿足古今中外特別是古裝劇等各類題材的拍攝需求;其二是“快”,服化道、群演等環節的快速響應,提高了拍攝效率,節約了成本支出。“我們去過全國很多地方拍攝,遇到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找群眾演員。”屠光浩說,在橫店,需要什么類型的服化道、群演、場地,只要和橫店影視劇組服務有限公司對接,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甚至半夜臨時需要演員,在橫店也能兩個小時內找到。“正因如此,公司能保持一個月制作20部左右微短劇的節奏。”
作為全國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這幾年,橫店抓住微短劇發展風口,推出一系列舉措,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華夏文化園景區,此前一直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2023年,景區轉型成為微短劇拍攝基地,為微短劇劇組量身定制數十個場景,不僅有宮殿、街道等10余個古裝場景,還有醫院、辦公室等現代戲室內場景,涵蓋現代言情、古裝玄幻、宮廷權謀等各類拍攝題材。
經過轉型,華夏文化園景區從之前的人氣低迷,搖身一變成為劇組爭相取景拍攝的“香餑餑”,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全新動能。去年8月,景區順勢推出“探班游”,游客手持探班證,就可以深入微短劇拍攝現場,近距離感受劇組的臺前幕后,探秘演員拍戲日常。自該項目推出以來,探班游游客已達2萬余人次。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橫店新建的景區和拍攝基地,都為微短劇拍攝預留了空間。前不久,占地80畝的橫店影視城宋街影視拍攝基地建成投用,基地根據微短劇置景特點,將一半的區域改造成9個微短劇場景。
“這幾年,一批重點影視產業項目相繼落地、完工,大力推動了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橫店影視產業園建有29個國際標準攝影棚和大型現代戲拍攝基地,其中包括單體面積1.2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攝影棚。與傳統攝影棚不同的是,這些高科技攝影棚依靠虛擬拍攝技術,可以實現“后期前置”,提高拍攝效率,能節約劇組近40%的制作周期和50%的制作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已有不少微短劇劇組主動擁抱新技術,用虛擬拍攝代替復雜實景拍攝。該負責人表示,未來5年計劃重點推進76個項目,搶抓微短劇發展機遇,積極培育產業新業態,促進傳統影視與微短劇形成產業互補、資源互通。
記者|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李磊
編輯:厲歡歡
二審:董之震
終審:史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