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格縣雨托村探索推行“黨建引領、善治賦能、服務為民”三維治理模式,從細微處聚焦末梢治理關鍵環節,聚力構建“治理優、產業興、鄉風淳”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推動海拔3800米的高寒山村轉變為治理高效、宜居宜業的和美新村。
聚焦夯基提質
引領基層治理導向
突出固本培元強組織,聚焦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吸引致富帶頭人和返鄉大學畢業生投身鄉村建設,推薦7名優秀農牧民黨員充實班子及后備力量隊伍,通過聯動賦能培訓、跟崗鍛煉,提升基層治理履職能力。
堅持率先垂范作表率,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崗效能,科學劃分黨員“責任區”,以“康巴黨旗紅 有事找黨員”活動為載體,建立“收集-分類-辦理-反饋”閉環流程。通過責任區包干、閉環流程運轉、黨員主動認領的方式,累計為村民提供醫保社保代繳、戶籍業務代辦等民生服務30余次。
傳承紅色基因促融合,著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依托民族團結感恩廣場、“哈達通”展廳等紅色資源,推出“紅色課堂”,村民歌舞隊自發編演感黨恩文藝節目,廣泛宣傳“十八軍進藏”紅色典故,讓紅色基因轉化為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聚焦核心關鍵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精施治理良策,縱深推進“三房治理”,緊扣“人、房、物、事”管控要點,建立“一房一圖、一房一檔、一戶一冊”精細化管理檔案117份,嚴格施行重點人員“管控、關注、常規”層級管理措施,確保治理責任精準到人。
優化網格管理,推行“黨建網格+微治理”模式,21名黨員與117戶農戶結成幫帶對子,在責任網格開展志愿服務56次,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情在格中結”。
巧謀致富新路,探索“黨支部+股份聯合社+第三方企業”發展模式,打造雨托花園產業園區,布局餐飲、住宿、花卉種植等多元業態,建成種植大棚15個,累計分紅41萬元,切實將集體經濟發展成果轉化為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組織開展村民技能培訓
聚焦同頻共振
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自治促長效,依托黨群議事會、紅白理事會、村民代表會等自治組織,搭建“群眾提事-民主議事-協同辦事-公開評事”議事流程全鏈條工作機制,及時協商解決基礎設施建設、集體資產處置、鄉風文明建設等大小事務40件。
法治筑底線,大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村“兩委”干部帶頭接訪、主動下訪、聯動辦訪,整合“黨員+鄉賢”調解力量,成功化解鄰里糾紛、草場爭議等矛盾27件,全村矛盾糾紛動態化解率達98%以上。
德治樹標桿,堅持教育引導與典型示范協同發力,選樹“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5戶。通過“支部發動、黨員帶動、黨群聯動”模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210余次,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來源:中共德格縣委組織部
責編:陳思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